今天是
天气预报:
夏有西瓜暑气消
【发布日期:2014-08-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西瓜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的佳果,自古就有“瓜中之王”的美誉。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大量诗篇。“缕缕花衫沾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hellip;hellip;古代不像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西瓜,那时到中秋节若还有西瓜吃,就是一种奢侈了,因此在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和《金瓶梅》中,都在中秋节时写到了西瓜。
古代切西瓜非常讲究,不像现在一刀下去挺挺两半,而是切出花样,供人欣赏。《燕京岁时记》中就说:“西瓜必参差切之,如莲花瓣形。”至于把西瓜刻成西瓜灯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扬州画舫录》上说,西瓜灯外皮上雕刻的花鸟虫鱼、人物花卉,不但增加了美感,而且刺激了人们吃喝的食欲,真是一举两得。
古代吃西瓜也非常有趣。《清异录》上说,五代吴越湖州一带夏天吃西瓜,大家围在一起猜瓜子的数量,猜错者就要请客吃酒。“钱氏子弟逃暑,取一瓜各言子之数,言定剖观,负者张筵,谓之lsquo;瓜战rsquo;”。大奸臣蔡京的儿子蔡居安更是别出心裁,吃瓜时让人讲故事,每讲一个吃一片瓜,很多同僚碍于面子,宁可少吃几片瓜,也不敢与蔡居安一争高下,可校书郎董彦远不管这些,一口气讲了几个故事,一连吃了几片瓜,吃得大家目瞪口呆,心服口服。大家佩服的不仅是他的学识,更是他的胆量。
当然这些西瓜故事里也不乏孝子出现。官至明代吏部尚书的杨巍在任海丰太守时,母亲年高百岁,食欲依然不减,有一年冬天,母亲想吃西瓜,杨巍就派人到处去买,可等买来西瓜时,母亲已经去世,杨巍后悔不已,从此再不吃西瓜,哪怕夏天再热,他也只喝水不吃瓜。这件事在当时被传为佳话。
清代的西瓜以山东德州最为著名,相传乾隆出巡江南时路过德州吃西瓜,夸赞德州西瓜风味独特,金口玉言,德州西瓜从此闻名。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山东西瓜在古代本来就很有名,不然《金瓶梅》中咋数次写到西瓜呢?要知道,《金瓶梅》故事的发生地临清距德州并不远,德州的早熟品种“五月鲜”至今依然很有名。
西瓜的药用价值也是人们钟情西瓜的另一个原因。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西瓜能“消烦解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怪不得我们在酒店用过餐后,老板都要送一盘西瓜。原来西瓜可以解酒毒呀。《随息居饮食谱》中也称西瓜是“天生白虎汤”,还说“瓜瓤煨猪肉,味美色佳而不腻,瓜肉爆干腌之,亦可酱渍,以作小菜”。可见西瓜不但可以作为水果食用,还可以用来做菜待客。(李梅)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