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冒着高温天气来到城厢区华亭镇兴沙村观赏荷花。从濑溪桥头往西侧濑榜路走,不远处,一片20多亩的荷花便呈现在我们眼前,荷花盛开,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等颜色,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煞是好看,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往观赏。这时,一阵清风徐来,给一池荷花带来了丝丝凉意,它们随风摇动,婆娑起舞,似乎在欢迎着各方宾客的到来。如此美景,令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讴歌荷花、赞美荷花、颂扬荷花。最具典型的当数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所著的散文《爱莲说》。这篇文章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以菊花和牡丹为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写出了莲花的高贵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凛然不可侵犯。
第二部分,作者把荷花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即“君子”之喻意,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爱莲说》在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给人以启迪,催人以清廉。
望着一大片随风摇动的荷叶,鲜艳夺目的花朵,争奇斗艳的花瓣,晶莹剔透的水珠,以及蜻蜓停立在花中的情景,使人联想起南宋杰出爱国诗人杨万里所赋的两首关于荷花的诗,一首为《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另一首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诗句充分表达了诗人杨万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一碧百倾莲,十里荷花香。镜湖二十亩,菡萏竟发华。此时最宜泛舟荷花荡,轻棹莲池塘。花映红玉,语笑薰风。
来兴沙赏荷花,必有一番收获。(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