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印象筶杯岛(上)
【发布日期:2013-11-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我已经是第五次上筶杯岛了,而且这次是夜宿在这里,渐渐地熟悉了岛上的一草一木、条条道道、沟沟坎坎hellip;hellip;
上筶杯岛,从埭头镇鹅头码头上船,只需15分钟就能到达。坐在船上,海风拂面而来,带来一丝丝凉意,似乎在暗示着我们,秋天即将过去,冬天即将来临。船靠在了二级渔港码头,眼前就是筶杯村,只见一幢幢房子紧挨着,鳞次栉比。
筶杯岛上面积为0.73平方公里,人口约2500人,分东西两个小岛,相距约800米,东筶杯岛面积较小一些,为0.32平方公里,但居住的人口较多,约2000多人,是渔民的主居住地,而西筶杯岛,面积略大一些,为0.41平方公里,但住的渔民较少,不到500人,据当地渔民说,有部分已迁居到了陆地。这两个小岛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这里常有海妖作怪,兴风作浪,致使渔民受苦受难,无法生产生活。渔民们祈求妈祖保佑,于是,妈祖拿来两个筶杯(寺庙里用于占卜的工具),一个放在东处,另一个放在西处,将海妖镇住,形成了现今的东西两个筶杯岛。从此,这里风平浪静,渔民们安居乐业。荔城区黄石镇部分吴氏人家移民到这里休养生息、繁衍后代,距今已有200多年。因此,至今筶杯村以吴姓居多。岛上渔民主要以捕鱼和海产品养殖为生。
这里与其说是两个小岛,还不如说是两块巨石落在海上,形成了现在的这样形状。因此,岛上土地十分匮乏贫瘠,人多地少,几乎无法大规模种植农作物。我们在走访东西两岛时,依稀看到珍稀的土地上种植着少量的蔬菜和地瓜,而且个头大都长不大,也许是常年被海风吹的缘故。在东筶杯岛,还可以看到有的渔民在自家门前用网箱种些日用蔬菜,如小白菜、香菜、大蒜、芹菜、葱等,大部分瓜果蔬菜和农产品要乘船到埭头镇的集市上去买。就连一些海产品,岛上也稀缺。我这次乘船时,惊奇地发现,有的渔民还带回花蛤之类的海产品回岛上。一问才知,岛上并不是所有的海产品都有,有的不得不在镇的集市上买,据说还比较便宜。这使我对一些产品在原地买相对便宜的观念产生了疑问?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随着现代物流的高度发达,拉近了生产与市场的距离,只要是正规渠道来的产品,价格都差不多,哪里买都一样。
筶杯岛上的海洋渔业生产主要以出海捕鱼和紫菜养殖为主,以及养殖少量的海蛎。眼见为实,筶杯岛四周海面布满了一扇扇(每扇约5times;30米)黑色的床板,像海龙王聚会似的整齐有序地排列,又像是一艘艘悬浮在海中的潜艇在接受各方宾客的检阅。说是纯渔业村,其实靠海吃海的势头在削减。这主要原因是现在赚钱的渠道多了,门路广了,人们都愿意出去打工赚实钱(就是不要投资成本,靠出卖劳动力就能拿到现钱),特别是年轻人,几乎都出去了。我在岛上生活了几天,看不到几个年轻人,一打听,要么出去做工,要么出去经商做生意,还有少部分出去工作。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精力和体力都有限,干不了重体力活,只好在家休闲。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在海产品方面,筶杯岛唯一的特产就是紫菜。但因上述原因,加上养殖紫菜的艰辛,这里已从原来的家家户户养殖,到现在只剩下三分之一多些的人在搞紫菜养殖,数量和产量都减了许多。尽管紫菜价格今年有所提高,据了解“一水”(指质量上乘)的紫菜在城里可卖到100多元,但因其费工费力费时,致使一些渔民都不愿从事这项养殖。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机械作业等来改变这种状况。紫菜从育苗到收成头尾要经过3个月,也就是说每年从农历的8月到10月底是紫菜的养殖收成期。 (施金冷)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