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藏书诗话
【发布日期:2013-05-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古往今来,一些书籍收藏家在藏书活动中,或抒情,或言志,留下了许多诗文。品读这些作品,既可了解藏书的意趣,又可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李泌,是唐代大藏书家,他分别用红绿青白颜色的牙质书签来区别所藏经史子集等书。因为他曾被封为邺县侯,所以后世多把藏书称为“邺架”。李泌精心收藏爱护图书,当时在社会上得到很多人的赞赏。大文学家韩愈在《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一诗中专门写到李泌的藏书:“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意思是说邺侯李泌家藏3万卷书,每卷都有牙签,藏书完好如新,像没有人摸过一样,可以想见李泌藏书的丰盈与美质。
清代吴骞藏书笃嗜典籍,遇善本不惜倾囊购之,所得不下5万卷,遂筑“拜经楼”以藏。吴骞得知好友黄丕烈藏宋版书多达一百部,其室称为“百宋一廛”时,自题其居曰:“千元十架”,为自己所藏一千部元代刊本自慰,有不负“百宋一廛”之意。对此,黄丕烈毫不计较,且以一诗相赠:“千元百宋竞相夸,引得吴人道是娃。我为嗜奇荒产业,君因勤学耗年华。良朋隔世亡双璧,异地同心有几家。真个苏杭闻见广,艺林佳话遍天涯。”
在典籍收藏中,诸多藏家往往喜欢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一印章,印文的内容有不少是诗句,且意蕴深刻,耐人品味。
“澹生堂中储经籍,主人手校无朝夕。读之欣然忘饮食,典衣市书恒不给。后人但念阿翁癖,子孙益之守弗失。”这是明代藏书家、澹生堂主人祁承藏书章印文上的诗,该诗流露了浓厚的爱书之情,读书之乐,珍惜之念,寄子之望。
明代著名藏书家钱谷一,其藏书章上的诗颇为有趣:“卖书买书志亦迂,爱护不异隋侯珠。有假不返遭神诛,子孙鬻之何所愚。”钱翁爱书之笃,嗜读之烈,由此可见。
清《榆园丛书》的作者许益斋,其藏书章上的诗文深含哲理,引人深思,诗曰:“得之不易失之易,物无尽藏亦此理。但愿得者如我辈,即非我有益可喜。”此诗体现了主人的藏书观,“即非我有益可喜”之句,境界高雅,难能可贵。
“吾家业儒辛勤置书。以遗子孙,其志何如。后人不读,将至于鬻。颓其家声,不如禽犊。倘归他室,当念斯言。取非其有,无宁舍旃牎。”这首古代藏书印上的诗,不知出于何人之手,但诗句情深意切,耐人寻味。 (杜学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