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老公”最初指太监
【发布日期:2013-05-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古时妻子称丈夫为“良人”,可知丈夫的分量在妻子的心目中有多重要。所谓良人,以现今的解释,大概是指“优秀善良的人”吧。同样的,在古时,丈夫亦可称妻子为良人,互相尊重与扯平。
后来“良”字就演变出“郎”与“娘”,丈夫称“郎君”,妻子称“娘子”。需说明的是,“娘子”在以往仅用于青春妙龄少女,大约到了唐朝,才成为妻子的专称。
到了宋朝,丈夫的地位又进一步提高,称为“官人”,因宫廷出现“官家”一词,于是民间就有了“官人”此称谓。现在不是有人把新郎称为“新郎官”吗?在《金瓶梅》里,西门庆被称为“西门大官人”。
潘金莲还管叫西门庆为“爹”与“老爷”哩,不过此称呼在当时,只限于官宦人家对丈夫的称呼。
“外人”、“外子”、“相公”等,都是丈夫名称更进一步的演变。直到民国时代,“先生”此名词才流行起来,以往教书的称“先生”,丈夫也称“先生”,后来才分开,教书的不再称“先生”,改称“老师”,而“先生”除了泛用于对人的尊称外,也指自己的丈夫,含有文雅仰慕尊崇之意。
以“爱人”唤称丈夫或妻子,是中国未全面开放前的称呼,目前大多弃而不用,以免与“情人”之意相混,闹出许多误会与笑话。
现时最流行称丈夫为“老公”。而大家大概不知道,“老公”此词最早是指“太监”,古代官宦,卑称阉宦、太监、阉人等,而民间则俗称这些人“老公”。李自成攻进北京,即有“打老公”一说(《枣林杂俎》),可知老公最初身份,原是太监。各位如不信,不妨再翻阅现时出版的《汉语大词典》,可见到“老公”此词下有两种解释,一为“〈方〉丈夫”,二为“太监”。 (晨风)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