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墨香飘荔城——“金龙墨韵·莆田十二人书法作品展”侧记
【发布日期:2012-05-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封面

壶山凭虎跃,兰水任龙腾。在百花盛开的五月,莆田十二位中青年书法家积极筹划,自发组织,翰墨因缘,一如既往,于五月十日至十二日在荔城三清殿隆重举行。所展出100多幅书法作品,均是各位作者近期力作。作品中真草篆隶行皆有,形式丰富多彩,可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展览中,有几位作者作品是首次在莆田与家乡人见面,他们多年在外地从文艺或艺术教学工作,默默耕耘,墨迹频频在全国大展入选或获奖,成绩斐然。例如书法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福建师大副教授黄映恺,作品追宗古典,博采众长,笔墨精妍秀媚,点划坚挺有力,章法幽婉逸致,富有浓浓的书卷气。其笔韵与内文构成高度的协调、默契,情趣盎然,包含着丰盛的学术意蕴。福建师大在读书法学博士王文贤,追求雄强朴茂的风书,作品充溢着强烈的流动感及多姿的态势。在提按顿挫、轻重徐疾的运笔中,融入丰富的笔法技巧,达到平正稳重,出奇制胜。表现出险峻、奇拙、端凝的审美效果。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福州画院书画师柯学刃,笔墨凸现出一种线条坚韧而富有弹性的冲动力感觉。那快捷的墨韵节奏,恰似行之流水,自然天成,气势之磅礴,意境之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书法篆刻家顾中奇,楷篆隶等皆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墨迹飘逸俊秀。其篆刻作品以金文、大小篆或石鼓文、甲骨文治印,精雕细琢,在方寸天地间千磨万镂,镌刻出一方方惹人喜爱的印章。张文楼的书法以隶书见长,兼擅行楷体,在追摹汉隶的韵味中,融会贯通,竭力描出奇拙、凝重、超迈的墨迹。字迹有聚有张,有粗有细,力透纸背,趣味横生,回味无穷。其行书以“二王” 为范例,力图创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包含浓郁的金石气。郭大卫的书法作品出处于晋唐,乃至明清诸家,表现出潇洒、灵动、稳健的字势。其线条多端变异,力度千钧,气韵跌宕流畅,如行云流水,自然大度。展示出内在的精妙意蕴真谛,隐约于笔墨端倪。陈文宁的书法崇尚古代经典法度,姿态雅逸,趣味深远。其隶书简淡清练,章草风神超越,气韵雍容,如潺潺泉水透出生动的节律。篆书的结体端庄,线条柔韧,富有追新求异的笔墨精神。
郭祖宝的篆刻以先秦石鼓为宗,雄浑高古,别有奇趣。同时亦追摹简续砖瓦的洒脱朴拙,尽情尽兴地雕琢于方寸世界。其篆隶书笔迹尊秦汉,研诸师,力求劲挺、狂怪、苍茫的风格,但不失于飘动、流丽的结体。黄国防的书法开始于部队当文书的抄写生涯,临池不辍,酷爱魏碑体,字迹显现出军人的那种刚毅、彪悍、雄健的笔墨风格,再融入缣素虚灵的态势,竭力酿造出质朴古拙、凝炼精巧的笔墨,跃然纸上。李建宁的书法秀气中隐藏古朴,轻快中凸现洒脱。无论是行书或隶书,皆表现出一种爽快畅达,生动活泼的流动美、节奏美和章法美。黄建泉的书法以画入书,再以书写画,表现出那种互补互益的笔墨风韵,痛快淋漓,如高山流水,松风海涛,轻巧自然。欣赏其作品,犹如一曲美妙悠扬的轻音乐。杨文海的书法内敛外放,开合有度,松紧得宜,可见取法高古,得经典之精髓,率意挥毫。达到一种超尘如净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奔放、酣畅的审美情趣。
展览期间,12人书法家结集出版《金龙墨韵——莆田十二人书法作品集》一书,由著名作家、书法家陈章汉题签,黄映恺副教授作序,莆田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湄洲日报》社总编许培元担任顾问。展览由莆田市书协主办,莆田市泰扬工艺品有限公司担任承办,荔城区文联、壶山书画院、山人艺苑担任协办。
这是一次莆田12人书法家的艺术展示,记录了他们当前书法创作的水准和对传统书法的认知与感悟,表达他们对书法艺术的虔诚与追求。也是把多年努力辛劳耕耘与家乡莆田许多相与之同道切磋、共勉。 (郭大卫)

黄映恺/书

郭大卫/书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