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翘首感飞鸿 ——记孟伟哉给我的一封信
【发布日期:2010-11-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孟老伟哉给我写信,缘于“有文化的老板”蔡进德。
今年春节,经营古典家具的蔡先生从北京带回一大批名家书画,我慕名前往观摩,其中孟伟哉作品有好几幅。孟老曾任中国文联秘书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这位以战争题材名世的著名作家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职时开始探索画艺,以其不凡的毅力和悟性,铸就了笔墨浓重、造型奇特、构图新颖、用色大胆、意境高远的风格。作品以力量的蓄积和情感的率性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于是,我们的话题就集中在孟老身上。
原来,蔡进德“豪景轩”的北京方庄展销点,与孟老住所相距不远,也许红木的色泽和硬度契合了孟老的性情吧,老人成了“豪景轩”的常客,并予以多方支持和呵护,以至两人结成忘年之交。
是时,我手头刚好有打印的自作诗词稿一册,内有穿插几幅黑白国画作品照复印件,心想:何不顺便把这一自己经年累积的“成果”转呈给孟老,以求这位集诗文书画于一身的大家指点呢?于是便签上名,热心于推介家乡画派的小蔡,又特地向我要了一些李霞、李耕的材料附上。
不久,传回了消息,说是孟老看了我的习作,很高兴,要特地写一封信给我。
我为之惊喜,但又难以置信:一个名满天下的大作家真的会在意一个长期蛰居在“乡野”的无名之辈么?
五一期间,蔡先生果然给我带来了孟老的信,我急忙拆开信封,一纸书写十分工整、认真的信札呈现在我面前:
黄叶先生:您好!
蔡进德先生将你的诗作和文章携来让我拜读,甚幸!
我于旧体格律无研究,偶一为之,不知法度。你的诗与个别词章,有友朋应答之作,有题画之作,未能细品。我最感兴趣的是你对现实生活中若干丑恶、丑陋事象的抨击之篇。这些东西,当今读报上网之人似皆知之,你以诗篇记之抨之,让人想起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古代诗人凭良知记下的彼时的事家,千百年后成为我们后人宝贵的遗产,你如实记下的这些事象,包括你的愤激之情感,如能印制流传,谁能说不会成为历史的实录呢?我认为很有价值。
你另外一些篇什未及拜阅,包括你评“二李”的文章。请谅!你的古典人物画颇有特色,耐看。



敬意


孟伟哉
2010年4月12日

字里行间,透析出老一辈谦和、真挚的情感,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关爱、扶掖后学的博大襟怀。由是我想起臧克家老、朱家溍老、梁披云老hellip;hellip;
有感于孟老曾经的戎马生涯,我特写陆游诗意《一树梅花一放翁》图回赠,意犹未尽,继酬诗一律:
伟哉吾孟公,朝野仰高风。
战士情怀在,书生意气同。
直声非乱象,翘首感飞鸿。
怜我江湖远,追陪一梦逢。
正是孟老的鼓励,提振了我将诗稿交付出版的信心和勇气。值《不愠斋吟稿》面世之际,谨述此真实故事,以表感激之情! (黄叶)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