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毒品,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让无数人坠入深渊,一朝吸毒,终身戒毒,7月12日,莆田学院“青春无毒”社会实践队前往莆田市秀屿区,联合社区戒毒工作人员,与戒毒康复人员李某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老师和同学们携带慰问品探望当地戒毒康复者,“吸食以后会断片,连自己做了什么都不知道……”在访谈过程中,李某说起吸毒经历,期间,他接触到了“上头电子烟”,起初她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电子烟,吸食后有助睡眠,麻痹自己,却未曾料到就此染上毒瘾,日日沉浸在烟雾缭绕的快感中。
在毒品的侵蚀下,李某出现了免疫力严重下降,视力降低、记忆力减退,甚至精神障碍的症状,因此刚入所时极其叛逆,加之身体不好变得自暴自弃。后来,他在戒毒所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计划,也在里面学了很多法律知识,如今,他生活回归正常的生活中,拥有了幸福和美满的家庭。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与其说是帮助别人,不如说是帮助自己。在活动中,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变得更加自信,对未来的生活更有期待了……”李某眼里多了些许光彩,据了解,近年来,李某主动走近许多的社会公益组织,以一名社区康复人员的身份参与到禁毒志愿服务工作中,传授“过来人”的经验,帮助推荐了50余名社区康复人员参与各类就业,为禁毒戒毒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随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社会实践队成员们围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开展宣传,其中,成员们详细介绍了依托咪酯的属性、滥用方式、吸食的危害等具体内容。一些犯罪分子主要利用依托咪酯的麻醉作用,将其制成“烟粉”“烟油”等成分,再添加进电子烟中进行销售,过量吸食依托咪酯会影响吸食者的情绪、思维和行为举止,甚至会产生多种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成员们提醒大家在各类聚会上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接受各种来路不明的香烟、食品和饮料,识别和远离涉毒风险,平安健康生活。
未来,莆田学院“青春无毒”实践队进一步创新禁毒宣传形式,开展体现新时代特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禁毒戒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对药物滥用危害的认识,有效增强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让新型毒品知识深入到每家每户,为无毒社会贡献青春力量。(王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