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东庄派出所:构建反诈“新格局” 绘就电诈“主防蓝图”
【发布日期:2023-07-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为有效预防和遏制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今年以来,东庄派出所牢固树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能止于见招拆招,必须让防治走在网络诈骗前面”的工作观念,持续打击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深入拓展宣传广度和深度,不断推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再上新台阶。

 

抓住重点阵地编织反诈“防护网”

 

 “密码不说,要钱不转,链接不点,便宜不占。如自己或家人遇到被骗情况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也可以在咱们的微信群里咨询,我们民警会及时解答群众的疑惑的。”76日,东庄派出所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反诈宣传“五进”宣防行动。通过现场宣讲、发放反诈宣传册,教授反诈顺口溜等反诈宣传资料,面对面向群众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知识,让群众的防骗意识根植于心。“郑警官讲得好,下次我接到这种类似的陌生电话,我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不会盲目地相信,也不能随便给别人转账,给东庄派出所点赞。”群众陈大爷这样说道。这是社区民警将电诈宣防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的一个缩影。

东庄派出所坚持走群众路线,在研判辖区电诈发案特点和形势的基础上,组织民警、网格员在日常入户走访、单位场所检查等各项工作中广泛开展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面向特定群体进行立体化、针对性宣传,针对不同群众制作“普法套餐”采取更贴近群众的方式,实施精准普法。重点加强老年人、财务会计以及青少年等易受骗群体的教育,做到“应宣尽宣”,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同时,加强与辖区政府、学校、企业及银行多频次互动,形成防诈防骗联动效应,进一步提升反诈宣传和预警能力,为更精准有效做好反诈工作奠定基础。

 

创新宣传载体扩大反诈“覆盖面”

 

“通过社区群、群众微信工作群及微信朋友圈,不定时更新发布高发典型诈骗案例,真正将防诈宣传的触角延伸到群众中去。”社区民警林慕震说。

将微信工作群、微信朋友圈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作为反诈骗宣传的主战场,东庄派出所紧盯虚假投资理财类、刷单返利类、冒充客服类、虚假贷款类四类占比超过90%的诈骗方式,将辖区发案电诈案件加工编辑成为警示案例和反诈经验量身制作,通过网格群发送,发动网格员通过微信群、朋友圈、个人微博等方式转发,持续扩大宣传影响,最大程度上帮助群众规避电信网络诈骗风险,让群众更了解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实现了宣传效果的立体化、交叉化、最大化。此做法吸引了大波群众的关注,并获得一致好评。同时,为了扩大宣传效果,该所民警、辅警及网格员持续在个人朋友圈、微信群发送反诈知识,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防范宣传的社会影响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动员群众主动下载、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确保“安装一个、宣传一个、保护一个”,努力消除宣传盲区和防范漏洞,提高了宣传的覆盖率和群众知晓率。

 

精准预警争分夺秒“守钱袋”

 

“多亏民警及时赶过来劝阻了我转账,不然我的积蓄就都被骗走了!”辖区的陈某回想起当日遭遇的冒充“公检法”诈骗经历时,还心有余悸。518日,东庄派出所接到预警指令,辖区陈某疑似遭受“公检法”诈骗。接收指令后,民警第一时间开展上门见面预警劝阻,但受害人陈某手机已被设置为呼叫转移状态无法接通。后民警通过多方努力联系到陈某家属,很快找到陈某,成功拦停陈某的转账行为,防止其银行卡内10万余元资金被转走。

针对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受损金额高的严峻形势,东庄派出所坚持把反诈预警劝阻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始终坚持24小时值班制,专门安排警力梳理上级部门下发的预警线索,积极构建“主动防、精准防、落地防”的工作体系。按照预警等级及轻重缓急的分类,综合采取电话劝阻、上门劝阻、精准预防、精准宣传等方式劝阻,做到应见尽见,实现高效劝阻、精准劝阻。同时,该所还聚焦主责主业,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按照“打团伙、催网络、断通道”的工作思路,认真研究犯罪的规律特点,梳理“两卡”线索,研判落地虚拟身份,掌握人员活动轨迹,收集人员涉案情况、资金流向,以打开路,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抓获断卡线索嫌疑人4人,行政打处2人,刑事打处2人,电话预警劝阻5397人次,见面预警劝阻449,有效避免发生更严重的财产损失。

“主动防范是最好的打击、精准预警是最好的挽损。反诈劝阻工作就是从骗子手中抢人,时间很关键,有时候只需要抢得一秒先机就可以阻止一场骗局,有时仅晚几分钟,就会有遗憾上演。”该所张建平所长如是说。(卓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