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派出所里有这么一群民警,他们与老百姓的接触是最多的,他们大多数时间是在与老百姓打交道,也是最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社区民警。接下来我们跟随莆田市公安局山亭海防派出所社区民警张鑫的脚步,记录社区民警的一天。
2022年8月入警以来,张鑫就在从事社区工作以及接处警工作,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与辖区群众逐渐熟悉了以后,都会称他为“小张警官”或者“小张同志”。
早上7:30,在北岸实验小学开展护学岗,小学位于利山社区菜市场附近,周边只有一条道路,人流、车流量大,为了学校孩子们的安全,张鑫和他的同事以及学校的安保人员一起维护交通秩序,遇到超载二轮电动车以及不按规定佩戴头盔的,民警张鑫会现场宣传安全交通知识,普及超员超载的危害性。
执勤结束后,回到办公室,打开昨天的事项清单以及未完成的工作事项来安排这一天的工作行程。
群众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大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如果轻易放过,不从源头上消除化解,很可能会逐步演化发酵,让小问题变成大冲突。这不仅影响矛盾双方正常的工作生活,也会给社区和谐安定造成隐患。因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十分必要。
早上9:30,一个电话响了,“小张,有个矛盾纠纷咱们一起去调解下。”社区调解主任的一个电话开启了一天的下乡进程。矛盾纠纷往往是违法犯罪发生的前兆,只要矛盾纠纷没有化解掉,那这个纠纷就会像一个氢气球一样不断膨胀,最终会爆炸。张鑫随即与调解主任到达现场,出警民警已将双方当事人分开,而后与调解主任听从了双方当事人以及出警民警的现场情况表述,查看了墓地被破坏的程度,随即把双方请到村部调解室时,破坏的当事人转头就走,无法与其沟通,被破坏墓地的家人情绪随即激动了起来,民警随即安抚找了她的女儿将其送到村部调解室休息了解情况,当破坏墓地的当事人离去时,民警询问村部村干部以及群众,终于把该人个人信息查找出来,民警发现该人是一名“五失人员”,民警随即电话联系了其父亲杨先生,说明了情况杨先生的二儿子杨某某误将他人的坟墓破坏了一角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杨某某的父开始不相信此事,便挂断了电话。民警与调解主任随即先回调解室,发现被破坏墓地的家人情绪越激动,嚷嚷着要去他家的店铺把他家的的店给砸了,民警随即表示知道其现在的感受,但也要合理合法的去解决问题,随即与其子女安抚好后,民警到杨某某家中联系其父亲的将现场照片给查看后,其父亲表示其所犯的过错属于无知,请另一方的当事人原谅,愿意赔偿其修复费用和精神损失费,民警随即回到调解室后发现其被破坏墓地的当事人比较熟悉,民警随即联系所里指挥中心反馈其当事人的信息,指挥中心反馈当事人也是属于“五失人员”,随即民警与调解主任从双方各自了解情况来回奔波,从双方的共同点出发,述说其双方的不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签订协议,这起矛盾纠纷化解。结束的时候打开手机看时间已然12:30了。
下午14:30开始,对辖区的重点行业场所、旅馆业等进行走访检查,增强场所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理念以及自我防范能力,在这期间,不断的对辖区群众进行反诈知识普及。
下午16.30,回到社区警务室,与在村的社区干部以及网格员单元长交流,收集社区干部所采集的矛盾纠纷的资料,汇集成册;对网格员摸排出来的流口、无户口人员进行核实。
下午17:00,在社区的“社区邻里+”与包组干部以及无户口人员家属王先生了解情况,随后留下联系方式以及收集王先生所准备的资料。随即与同事到实验小学门口站好“护学岗”,维护校园安全。
晚上19:30,民警随即与户籍民警核对中午收集的无户口人员的情况,准备材料。
现在骗子的骗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只要把钱骗到手,就没有他们想不出的招儿,而报警的群众,大多已经把钱转给了骗子。提高防范意识,减少诈骗发生,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我们一直在路上。
晚上20:20,一条反诈预警下发,辖区内有群众可能遭受到诈骗,必须马上见面宣传劝导,张鑫立刻拨打电话联系该名群众劝导不要相信和转账并最快速度赶至该名群众约定的地点进行见面宣传,介绍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以及识别、防范的技巧,进一步为群众解答疑惑,提醒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等,如果上当受骗,及时向警方报案,成功阻止了一起诈骗案件的发生,守护了群众“钱袋子”的安全。
晚上22:00,民警张鑫与同事对海岸线开展巡逻工作,守护海岸线平安。
等到23:30,巡逻回来,一天的社区工作也落下了帷幕,看似简单普通的社区工作,却又忙碌充满意义,这就是他们的一天,也是千千万万个社区民警的缩影,也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工作积累,让他逐渐变成一名优秀的社区民警。(何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