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来说,“矛盾纠纷化解是永远的课题”。每起纠纷都有各自症结,唯有真诚不变,出妙方、用实招,方能温暖人心、打破嫌隙。
轻微纠纷,止于发端
指尖轻触屏幕,打开微信,找到社区警民联络群,聆听群众“烦心事”……4月上旬,鲤城派出所社区民警林敏智在社区工作群中了解到,杨女士家与楼上张先生家因为噪声问题经常发生争吵,物业多次与双方进行沟通依旧无济于事。了解情况后,民警与社区干部便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刚开始,双方互不相让,争着向民警诉苦。民警耐心细致听取了双方诉求后,本着邻里和谐的原则对双方进行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难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真诚交流,张先生表示会加强对孩子的管教,多提醒孩子玩玩具时轻拿轻放。杨女士也表示噪音不是邻居故意造成,楼房隔音效果确实不好,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风起于青萍之末,重大疑难纠纷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捕捉到矛盾纠纷的苗头是公安民警要练就的基本本领。今年以来,已实现社区民警100%进驻社区(村)工作群,及时排查并消除苗头隐患60余个。
聚焦警情,强化处置
“只要耐心倾听、以诚待人,群众肯定能理解支持。”这是大多数长期扎根社区的民警心声。
“心里堵着的这块石头终于被挪开了,其实和邻居一直吵架,我也很不舒服。”榜头镇仙水村村民陈某感慨道。原来,数年前陈某与邻居因为房屋搭盖问题发生土地纠纷,双方积怨已久,多次因纠纷重复报警,关系已然恶化。针对该起纠纷,榜头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从警情处置入手,深入分析研判,找到双方关系密切的亲友,全面摸清来龙去脉和问题症结,并联合镇村干部多次开展化解工作。在前期多次协商沟通的基础上,3月16日,社区民警朱敏敏和调解员将双方邀请到“初心调解室”,为双方沏上一杯热茶,耐心听心声、关心唠家常,并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情感疏通和法制教育。经过连续6个小时的真诚劝导,双方渐渐解开心结,互相让步,握手言和,自愿达成相关调解协议。从那之后,双方再也没吵过架。
小步快跑,跑出化解“加速度”。发挥“综合指挥室”大脑中枢作用,做好先期研判,对待每一次重复报警,按照快出警边处置要求,化解后及时回访,实现矛盾纠纷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共化解重复警情103起,做到100%回访。
多元化解,攥指成拳
坐下“谈谈心”,大家“评评理”。言语间洋溢真情与智慧,多元大调解带来“一站式”融冰体验。
前段时间,赖店派出所接到一起财产纠纷类警情。经了解,严女士的丈夫去年因病去世,不幸的是,近期严女士也查出患有重病。对于严女士夫妻的财产分配和孩子照顾抚养问题,双方家族经常发生激烈争吵。考虑到严女士还有4个孩子,而孩子的成长需要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于是赖店派出所立即组织社区民警、驻所调解员、村干部等召开警情研讨会,抽丝剥茧、理清脉络,共同会商解决办法,并依托“公检法司律”调解室,启动联动调解工作机制,邀请县法院民庭副庭长林炜参与纠纷调解。期间,林炜副庭长面对面向严女士解释民法中关于财产部分的相关知识,并现场给出财产处置建议。最终,该起纠纷警情得到妥善化解,严女士对赖店派出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感谢。
鲤城派出所“妈祖评理室”、榜头派出所“初心调解室”、度尾派出所“群英断事会”……联调力量的充实和品牌调解室的创建,为即知即调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截至目前,已建成多元化解驻所调解室19个,聘请专职驻所人民调解员30人,做到100%即知即调。
难案积案,揭榜挂帅
敢接“烫手山芋”,多钻“矛盾窝”,大兴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把进度赶上。
今年3月,为化解鲤南镇下楼村傅某信访积案,市局党委委员、仙游县副县长、公安局长蔡国民领案挂帅,多次靠前指导积案化解攻坚工作。根据蔡副县长指示,鲤南派出所充分发挥多元化解专班力量,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从法、理、情等方面向傅某进行解释沟通,最终打消傅某思想顾虑,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今年以来,仙游公安持续推进“矛盾纠纷调解能手”夺标竞赛、疑难信访件化解“揭榜挂帅”等工作,动员全局上下推动矛盾纠纷大起底大化解大察访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已化解积案20件,初信初访件20起,协助乡镇化解信访件7起,共化解47件。
阡陌交通、房前屋后、天未明时……有时落空,有时惊喜。每一次苦口婆心,只为群众握手言欢,每一次倾心解忧,只为笑容再次绽放。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仙游公安永远在路上!(陈茜 黄楷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