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他,同事们都会亲切的用方言喊他一声“公安忠”。简简单单的3个字,既是他的外号,又是他的名字,更是他的职业,却不简单地透露出43年的从警岁月。他的眼神虽不再清澈,但在面对犯罪嫌疑人时,依旧散发出锐利的光芒。曾经满头乌黑的头发,也爬上了许多斑白。岁月将他的脸吹起了褶皱,见证了他追寻每一个案件时的孜孜不倦,记录了每一个深夜里的辗转难眠。他的警察生涯,也是城厢公安刑侦回忆录中的精彩一笔。
他就是城厢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三级高级警长李国忠,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他躺在宾馆的地上睡了2个月
2019年初,分局接到一份举报件,这份举报件与往日其他的举报件不太一样,却是涉及到了一个以黄某福为首的黑恶犯罪团伙。这个团伙盘踞在莆田市区,通过放高利贷、开设赌场、暴力讨债、“套路贷”等多种方式进行非法敛财。为了尽快将这个黑恶团伙绳之以法,分局党委指示抽调专人组建了专案组。在这个专案组中,大部分都是来自各个岗位上的年轻民警,其中也包括了李国忠。他与专案组其他年轻民警们一道,日以继夜、加班加点,走访调查受害人、调取材料、分析案情......专案组中的一些年轻民警具备高学历和专业法学知识,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大案,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由于这个犯罪团伙中的成员之前多次“进宫”,加上黑恶类犯罪侦破难度大,案件的审讯陷入了僵局,毫无进展,专案组民警们也因为不同侦查思路开始发生争执。
看着年轻民警们的愁眉苦脸,李国忠不慌不忙,沉着冷静,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刑侦经验,带领着整个专案组寻到了案件的关键突破口,将整个犯罪团伙的架构梳理清晰。
为了办理这个案件,整个专案组都要住在宾馆内开展案件侦查。宾馆的床大部分都是软的,李国忠还患有腰伤,加上年级大了,因此怎么也睡不好,疼痛时常折磨他。但是为了不影响案件进度,他一声不吭,只是默默用席子铺在地上,困了累了便在地上躺着休息。就这样,他在宾馆的地上睡了2个多月。
在李国忠与专案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12名团伙成员被法院依法判决有期徒刑,这个人人喊打的涉黑犯罪团伙彻底覆灭了,城市又恢复了安宁祥和。
15年的坚持就为了抓到他
一些年代久远的积案,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较差、案件线索较少等各种因素,导致案件一直悬而未破。这些积案就像一根刺,扎在了李国忠的心头上。寒暑更替,当年的案卷早已泛黄,但李国忠从未停止过查找犯罪嫌疑人的脚步,虽然他的体力和精力逐渐减退,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仍不停学习新技术、新手段,期待借助科技进步的力量,发现陈年案件的“蛛丝马迹”。
2007年7月,辖区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华某行凶后潜逃在外。但限于当时的侦查条件,案件侦办一直未取得显著进展。而华某也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从此杳无音信。这起案件成为了李国忠的一块“心病”。每逢过节过年,他总要到华某家里去看一看、问一问,寻找蛛丝马迹。只要有一点线索和希望,他就会全力摸排、寻踪觅迹。
2022年5月,在一次线索梳理中,李国忠发现了疑似华某的线索。那一瞬间,他觉得浑身热血沸腾,于是立即进行深度研判。数个日夜的不眠不休,迎来了曙光初临:华某的落脚点在温州鹿城区。为避免夜长梦多,李国忠立即带领其他民警奔赴温州,成功将犯罪嫌疑人华某抓捕归案。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起命案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背后是对受害人及家属的告慰,更是李国忠对正义的无悔坚守。
“第一次听别人喊他时,就感觉他不简单!”
一问起与李国忠接触的年轻民警们,几乎都异口同声说道:“第一次听到他的外号(公安忠)时,就被这个外号‘震’住了。哪怕我不曾亲耳听过他最高光的往事,但我也知道,能够被其他人起这样外号的人,绝对不简单!”
他是刑侦大队里的“舵手”。多年在刑侦一线的摸爬滚打,练就了李国忠一身的本领、冷静的头脑和不依不饶的执着精神。相比大队里的其他年轻人而言,他在信息化运用上可能还不够熟练,但是他身上的“老刑侦”特性却让同事们折服。从传统的侦查手段、走访调查到线索分析,每一点一滴的心得都凝聚着他43年风雨中披荆斩棘得来的心血。大队的同事们常常说,只要有“公安忠”在,不管遇到多大的案件都不怕。这几年来,分局所有的大案要案中,几乎都有李国忠的身影。大队里的许多人都戏称李国忠是分局大要案的“灭火队”“消防员”。
他是年轻民警们的“导师”。工作中,每逢年轻民警们遇到瓶颈,李国忠总是耐心地引导侦查思路、明晰侦办方向;实战里,他传授年轻民警们学习“察言观色”,时刻注意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举止、言语神色等细节,学会“一眼识人”;生活中,年轻民警出差时,他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注意自身安全。目前在他的共同参与和培育下,刑侦大队培育出“有本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五会全科民警”10人,为各警种部门和基层派出所输送培养了40余名青年骨干民警。
今年11月,李国忠就要退休了。即将要离开这奋斗大半辈子的地方,他有许多的不舍,但有着更多的期待:警情案件越来越少,辖区越来越平安,群众越来越幸福,安全感越来越足。“公安忠”的从警生涯即将画上完美句号,但他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精神将突破时空与距离的束缚,在城厢公安队伍里传承与发扬,使更多的年轻一代不断成为一个又一个“公安忠”。他们将接过“公安忠”递来的接力棒,朝着共同的愿景继续前行。(朱龙德 陈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