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枫亭派出所以“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为目标,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下真功夫,积极探索服务群众的新举措、新模式,提升公安工作质效,赢得良好口碑,实现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新提升。
窗口服务“望气色” 不满意事项当场化解。打造标准化“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统一制作户籍政策宣传展板;制作标准化公告栏、温馨提示卡,为群众提供明白纸、便民卡。在服务大厅设置专职引导员,实行延时下班、上门服务、流动服务,持续落实“弹性工作”“容缺办理”“首问负责”等工作机制。严格实行不满意事项当场化解制度,由分管领导及时介入与“不满意”的群众及时沟通,耐心做好政策解释。
社区走访“闻声音” 合理诉求及时解决。推动社区民警加入小区业主微信群,通过亮身份、做宣传、讲政策、树形象,提高社区民警知晓率和社区警务工作知晓度。深化推进全警挂钩联系村居工作,挂钩警力全部下沉到街面、到社区,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及时汇总、反映群众法律需求、生活诉求,集中答复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生活难点、交通堵点等问题。开展“反电信诈骗、防养老诈骗”集中宣传,发放宣传手册、耐心讲解法律知识,手把手帮助老年群众安装反诈APP,快速识别犯罪伎俩。
执法办案“问效果” 及时消除警民隔阂。坚持积案快清、现案快办。3月7日16时许,枫亭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其车内五万现金被盗。接警后,戴炜鹏立即将情况通报给综合指挥室,综合指挥室立即调动办案队民警介入调查,仅用17个小时就在福清将嫌疑人抓获并追回被盗财物。
此外,枫亭派出所坚持警情每日清,并对全年警情登记、案件受理进行“回头看”,主动回访群众,认真核实群众关于案件方面的诉求,及时告知警情处置情况和相关案件进展,耐心向群众解释有关法律方面的内容,把“执法称心”贯穿到日常执法行为中,做到执法公平、程序合规,回访满意率得到了切实的提升。
精准把脉“切”症结,对症下药解难题。通过精准把脉切准症结,从社区警务工作的薄弱环节出发,对症下药,补齐短板。一是白天巡逻与夜间巡逻相结合。紧盯重点区域和复杂部位,整合派出所警力白天巡逻的同时,组织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开展夜间巡逻、“星空护学”等,大力推行“白+黑”巡防模式。二是平时防范与节日巡控相结合。在日常治安巡逻的同时,精心部署,投入重兵,全力做好节日期间、重大活动、敏感时期的安全防范工作。三是定点值守与流动巡逻相结合。在枫城新都、塔斗山公园等商圈设立屯警点,保持警灯常亮,对商圈开展流动巡逻。依托社区警务室,常态化开展社区巡逻防控、入户走访、信息采集、矛盾化解等工作。四是步巡与车巡相结合。每天投入警车1辆、警力3人,采取驾车巡逻和徒步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在汽车站等人员聚集处开展治安防范,全方位控制社会面,全力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洪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