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度尾派出所以改革和加强派出所建设为动力,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载体,围绕“做精综合指挥室,做专社区警务队,做强案件办理队”的思路,坚持“精细管”“精密防”“精准控”,全力推行“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模式改革,促进基层警务工作优化升级。“两队一室”运行以来,该所辖区警情和发案数均呈下降趋势,矛盾纠纷调解率达89.58%,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精细管” 建强智慧中枢
“报告综合指挥室,中岳村村民吴某反映其花圃内的铁丝网于今日下午16时左右被陌生人拆走。”
“综合指挥室收到!”
12月3日,中岳村社区民警在开展校园安全检查途中收到村民吴某的求助,随即向综合指挥室反映,综合指挥室根据社区民警提供的信息进行研判,当即指令出警民警帮助找回,从发现情况到信息反馈再到成功找回,前后不到30分钟的时间便成功破案。不断提高的破案效率,真实地反映着“两队一室”警务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勤务运作科学管理。该所结合“科技+警力”互补的机制,将综合指挥室合理设置指挥长岗、指挥调度岗、情报研判岗、勤务管理岗以及法制监督岗五个岗位,落实定岗、定责、定人要求,指导“两队”有效发挥团体作战效能,提高派出所实战能力。
情报研判规范管理。按照“情报反馈-综合研判-分流处置”的运行机制,做到“资源统一汇聚,信息统一流转,指令统一下达”三个统一,以“派单”形式调度社区警务队和案件办理队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
指挥调度闭环管理。严格落实责任运行机制,科学派发任务清单,并对矛盾纠纷警情处置情况、违法犯罪类警情回访等情况进行闭环管理,确保勤务运转高效有序。
“精密防” 构筑主防格局
警往辖区沉、事在辖区办、力在辖区聚,为切实让社区警务队发挥主防作用,度尾派出所按照“主动、智慧、融合、服务”的标准,通过一体化勤务模式开展服务群众、掌握社情民意、维护社区秩序、组织安全防范、管理实有人口等工作。
矛盾纠纷同步推送。社区民警通过联动相关单位部门,整合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建立村居工作群,对辖区发生的矛盾纠纷问题同步推送至村居,及时开展化解及跟进回访工作。11月16日,该所接到屏山村一起林木纠纷警情,综合指挥室随即进行派单管理,指派案件办理队民警刘意军、社区警务队民警林逐原前往现场,社区警务队同步将该警情推送至村居工作群。在民警和村干部的调解下,不到半天纠纷双方便握手言和。
民警驻村服务群众。坚持警务前移、警力下沉,全面开启社区民警“驻村”模式,将办公地点从派出所搬到村居,每周至少保证四天下沉村居开展工作,不断加强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真正做到警民零距离。11月17日上午,该所社区民警林辉在霞溪村进行入户走访时,得知村民刘某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登记错误,影响其享受村里的老人福利待遇,随即就刘某的户籍信息修改事项进行受理申报,不到一天便解决了困扰刘某四十年的年龄问题。
巡逻防控警民联动。该所充分发挥村居干部、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镇村力量,组建义务巡逻队4支,警民联动开展社会面大巡逻、大防控工作,形成以社区民警为主导,以镇村力量为支撑的社区治理格局。
“精准控” 助力平安升级
聚焦主责主业,着力加强案件办理能力建设。度尾派出所以警情回访为基础,结合工作实际强化快侦质效,及时回应群众的迫切需要,让平安看得见、摸得着。
在打击力度上下功夫。以“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为主体,持续强化打防管控各项公安工作,让打击违法犯罪更有力、更高效、更精准。两队一室运行以来,辖区警情数同比下降7.34%,治安类警情数同比下降4.66%,刑事类警情数同比下降37.25%。
在服务温度上下功夫。依托“一室”的支撑和社区警务队的协同,形成“多方联动、资源共享、合成作战”的办案机制,坚持破民生小案与解急难愁盼并重。11月13日,该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天纵广场附近有名男孩走丢,办案民警范志杰立即与社区民警林逐原赶往现场,依托综合指挥室的信息研判及村居群防力量,不到一个小时便为小男孩找到家属。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陈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