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村道上徘徊 巡防民警伸援手
本报讯 12月11日下午,鲤南派出所巡防民警汪鸿铭、黄文尧在瑞园村巡逻时,发现一名老人在村道上徘徊,神色恍惚。于是他们便上前询问该老人,老人家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良好,但说不清自己家在哪里。民警便询问周边的村民,同时利用公安信息系统查询。周边的村民纷纷表示没有见过该老人,最后通过多方系统比对,核实该老人叫张某某,今年97岁了,是鲤城街道南桥社区人。民警与鲤城南桥警务室联系,将该老人安全送到南桥警务室,移交南桥社区干部。
最后,民警叮嘱社区干部要与其家属要照看好老人,在老人身上可佩戴一些关于其姓名、住址或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或可在公众号“福建治安便民”的“牵挂你”防走失平台登记备案,以防老人走失后能迅速找回。(陈倩 徐子涵)
“静夜守护”为民安 噪音整治不扰民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黄石派出所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扰民问题作为解决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12月14日晚,联合市、区环保部门开展“静夜守护”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辖区生活噪音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生活噪音污染。期间,民警与市、区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对黄石辖区内的KTV、酒吧、酒楼以及夜间使用高音喇叭揽客的商业经营活动等场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夜间噪声扰民问题,采取以教育引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的方法,切实抓好夜间噪音管控。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噪音的认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下一步,该所将继续加大噪音扰民行为整治力度,确保噪音整治落到实处,积极营造文明经营环境,创造群众满意的生活工作环境。(欧倩)
秀屿交警“放管服”落地生根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精神。秀屿交警大队积极融入“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建设,以推动“点线面三合一基层服务模式”落地村居最小单元格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便民惠民利民,多举措解决群众对交通业务不知如何办理,排队麻烦,非法中介揽客、拉客、扰民等“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悉,该大队车驾管中队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从“点线面”下足便民利民惠民举措“猛料”。一是“点”上辐射,网格布设机动车服务站,实现业务精准覆盖。在全区共设立机动车服务站9家,遍布各乡镇,延伸了服务触角,拓宽了服务渠道。二是“线”上延伸,实现业务村村通办。大队通过深入走访调研辖区村居情况,在交管业务网上办、掌上办的基础上,在全市首推交管业务“村村通办”服务,把“网上办”与网格就近服务、劝导员有机结合,推动“基层服务模式”落地村居最小单元格,实现“普通业务”群众家门口直办,较难业务现场指导办理流程。三是“面”上覆盖,网格员劝导员上门服务宣传,实现辖区服务宣传全覆盖。大队联合道安办,组建农村劝导员队伍,遍布辖区每个村居角落。不定时组织劝导员、网格员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走村入户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清除交通安全隐患。
目前,全区148个行政村开设了村级交通业务服务站,已有 23 项交管业务实现“村村通办”,实现了家门口的交通业务办理窗口。把便民利民惠民工作落到实处,得到了辖区广大群众一致好评。(程丽丽)
油气安全培训及演练
本报讯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加油站及油气单位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应急救援和协同作战能力,12月15日上午,鲤南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警在辖区开展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培训会和突发应急演练。首先社区民警根据加油站现场检查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安全培训,通过讲案例、现场指导等方式,讲解如何正确防范、消除火灾隐患,做好油气管道安全生产管理。随后开展了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模拟群众持刀冲入加油站意图破坏加油管道的情景。演练中,现场员工按照应急方案拿起护具进行自我保护,利用手边的工具隔绝持刀“群众”向危险地区靠近,同时及时向公安部门求助,成功避免了持刀“群众”破坏加油站的管道,引起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发生。通过演练和培训,有效检验和提升了企业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让员工增加了处置紧急情况的应对经验。(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