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城厢公安分局:“四项举措”确保沿海岸线管防坚实牢靠
【发布日期:2022-12-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为加强沿海岸线巡逻防控,进一步打击防范走私、偷私渡、非法捕捞等涉海违法犯罪,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扎实推进沿海管防“四项举措”,切实筑牢海上疫情“零输入”、人员“零感染”、偷渡“零发生”的坚实防线。

 

建强“三级点位”,组织机构更加健全。

 

建强分局合成作战中心。依托分局合成作战中心,在城厢区19.4公里海岸线及附近交通路口,补点建设车辆卡口、人像采集等各类智能前端感知设施。同时,将船舶北斗定位、“一码通航”进出港报备、视频监控系统并入中心,有效整合区数字办、自然资源局等业务数据,运用北斗定位、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强化对船舶、人员、车辆、岙口等涉海要素的可视化在线动态监管,形成资源整合、多网融合、智能聚合、服务联合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

建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依托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结合岸线特点和潮汐规律,开展重点部位视频巡查,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海防大队同时通报给乡镇船舶管理站进行处置。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沿海乡镇船舶管理站及海防大队三者相互配合,高效联动。

建强乡镇船舶管理站。协调区委区政府,在灵川、东海两个沿海镇挂牌成立乡镇船舶管理站,进一步统筹船管员队伍力量,日常工作依托乡镇海洋渔业站开展,全面提升海上疫情防控综合指挥调度能力。出台《城厢区乡镇船舶管理站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船舶管理站、岸线巡防队日常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用好“三项机制”,工作运转更加高效

 

船管站运行机制。成立区乡镇船舶管理领导小组,各沿海乡镇一名副镇长担任管理站站长,公安、海警、海事、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统筹组织日常工作调度。公安机关牵头开展岸上违法犯罪打击活动,通过海防视频监控等设备加大搜索力度,及时发现海上非法交易等异常行为。收集船舶进出港信息,强化线索信息分析研判,加强重点港岙口、码头等重点部位管控,对岸上走私、偷渡等违法犯罪活动展开严厉打击。

执勤点值守机制。在船舶集中停靠点设置服务执勤点,通过值班窗口、办公电话、网上受理等方式,24小时受理出海船舶人员的报备、求助、举报等事项。执勤点发现违法犯罪情况或疑人、疑船、疑事、疑物等,及时报告乡镇船舶管理站和沿海派出所。定期开展基础访查、信息采集工作,及时掌握辖区船舶、渔船民变动情况,督促落实“三报备”“三核实”等工作。截至目前,共采集核查出海船舶信息1183条、出海人员信息1195条,实地踏查核实港岙口11个。

巡防队踏查机制。结合辖区岸线实际特点和潮汐规律,在涨潮的前后两个小时内开展海岸线巡逻,并做好巡查登记。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可疑情形,按照处置规范做好核查和控制,并根据初步核查情况,第一时间通知乡镇船舶管理站或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调度处置。目前,共有超过140名专兼职巡逻人员,昼夜24小时不间断驻守、巡逻在海岸线上。

 

管住“三个源头”,防控根基更加牢固

 

人员管理“动态化”。组织沿海村居全面排查辖区内渔船民,依据船员实际出海作业时段,做到动态登记,确保不漏一人,并督促船主严格落实报备制度,及时向村委、镇政府主管部门上报船员情况,重点梳理渔船民与相关船舶的关联信息,防止出现“有人无船”和“有船无人”等脱钩现象。

船舶监测“常态化”。按照“拆一建一、总量控制”的原则,乡镇党委政府对辖区内船舶的实际用途进行审核,逐一登记建档,并编刷、悬挂船名号,统一组织安装固定,防止虚假套牌。实行“一船一档”,将动力60马力以上、长度12米以上的乡镇船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实时掌握其动态位置、进出港人员、防疫措施落实等情况,并抄送当地派出所备案。推动乡镇小型船舶安装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目前已安装北斗定位495套,实现全区乡镇小型船舶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泊位勤务“时态化”。开展视巡、联巡、岸巡,利用治安监控、海防高清视频监控等,对沿海重点岙口、重点路线、重点时段开展常态巡查、预警处置。分局海防大队联合区海警、自然资源局、沿海镇政府及派出所不定期对岸线、船舶、报备情况进行巡查,重点巡查船舶停靠点、出海口、易冲滩点及海岸通往村居主要干道,全面摸清海岸线形势和风险隐患。

 

补齐“三块盲区”,全面管防更加到位

 

填补基础管控盲区。制定海上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督导帮扶清单,加强辖区港岙口、涉砂场所、船舶修造点、涉渔企业等沿海治安要素管控。对未配合编刷船名号、私自拆解北斗定位系统的船舶,列入“黑名单”由属地政府集中暂扣管理并依法予以处置。利用村居广播、张贴公告、分发宣传手册、渔船民大会等形式,开展海上疫情防控、船舶备案、进出港报备等工作宣传,共设立反偷私渡警示牌80余块,涉海村居悬挂各类宣传标语、横幅等600余条,张贴公告500余份。

填补科技应用盲区。及时向区政府申请划拨专项经费,完善沿海岸线视频监控补点,全力推动“岸海一体智慧防控体系”项目建设。进一步整合海防视频监控及港岙口治安监控,推动沿海乡镇在重点港岙口安装高音喇叭、探照灯、警报灯等物防设施。联合分局无人机战队,对辖区岸线、港岙口、船舶集中停靠点等重点部位开展空中巡查,密切监控海域可疑情况,对海上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精准打击。

填补联勤协作盲区。建立涉海部门联勤联防机制,联合区自然资源局、海警工作站、沿海乡镇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签订联勤联防协议,构建情报共享、信息互通、力量互补的联勤联动工作格局,在涉海情报共享、警力调配、底数摸排、联合查控等方面展开合作。今年来,共查处组织偷越国(边)境案215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18人,查扣伪劣香烟5000条;非法捕捞案件34人;船舶行政案件6起;拆解“三无”船舶6艘。(陈晓辉)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