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安保工作以来,山亭海防派出所紧扣主题主线、聚焦主责主业,在做实做精做细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党建带队建、智慧海防、基层基础攻坚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努力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
坚持多管齐下,做好百姓的守护人
共走访群众5000多户
检查经营场所、企业38余家
开展陆面巡逻2万多公里
开展主题宣传活动13次
辖区受防诈小程序保护人数达3万余人
预警辖区群众12229人次
山亭镇地处莆田市陆地半岛最南端,是进入5A级国家度假区湄洲岛的必经之路,辖区管防压力较大。辖区海岸线长40余公里,是海岸线最长的一个乡镇,为此,该所结合实际情况,依托海警部队驻扎当地的便利条件,主动与湄洲海警工作站在促进军警联动工作机制建设、海上疫情输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摸排管控措施等方面开展协作探索。
在疫情期间,该所进一步强化了军警、警地协作,以“五联防”为抓好,统筹好公安、海警、海渔、边检、沿海村居等力量,在抓好沿海各要素管控工作及海上防疫工作的同时,全力打击海上违法犯罪行为,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向“合成作战”转变,有效筑牢了海上防线。
海上军警联防,陆上警民携手。为加强农村综合治理能力,该所秉承“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理念,大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根据“一村一警务助理”全覆盖的相关要求,该所结合“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建设活动,建立由各村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一村一警务助理”队伍和治安巡逻队伍,并首先在莆田市设立了“妈祖公益组织义警队”,充分发挥当地群众“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信息共享、联防联控,解决了警力不足、群防群治难落实等现实问题,有效减少了可防性案件发生,实现了警务前移,筑起了农村治安防控新防线。
聚焦源头治理,做百姓身边的贴心人
今年以来为群众办证5105人次
化解矛盾纠纷45余起
调处成功率95%以上
群众满意度100%
其中司法联动化解矛盾纠纷15起
山亭镇系北岸经济开发区中心城区,随着妈祖健康城的落地开发,各种矛盾纠纷隐患较多。面对这一情况,如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该所拿出了自己的破题思路:多元化化解纠纷、零距离服务群众,让“枫桥经验”在山亭镇落地生根。
为实现矛盾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该所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警民恳谈会”等活动,在辖区内全面摸排搜集群众困难、矛盾纠纷和经营场所复工复产中存在的难题。
同时,还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与乡综治办、司法部门、村委会等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以“律师入所”、“司法联动”、“一村一警务助理”等多种形式从源头上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切实做到“矛盾不上岸,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
该所还结合党史、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从强化服务意识入手,引导民警变“坐式办公”为“主动服务”,做到老百姓在哪里,派出所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针对海上外来人员出行不便的情况,该所不定期组织民警上门为养殖户提供身份证办理等服务;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加强辖区居民法律意识,推动用工劳务合同签订;帮助开导离家出走的孩子与家人团聚……
这一桩桩为民服务的实事,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搭建起了警民之间的连心桥。
坚持政治建警,做好“枫桥经验”的践行者
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该所坚持以“党建促队建、以队建促业务”的方针,从严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教育严肃规范、扎实有效,队伍管理、内务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力,民警执法纪律严明、作风严谨,政治定力持续增强。
为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的警队“铁军”,该所持续强化纪律作风整顿,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忠诚干净担当,为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打造了“最强大脑”服务两队警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深化综合指挥室建设,进行综合指挥室改造,打造“可视化”勤务调度与流程式警情处理新勤务模式,研判岗每周根据整理、提炼、分析、判断的情报信息主动分析预测警情,对可能发生的事件、案 件、犯罪活动进行预警,及时向两队提出可采取的针对性防控措施,遏制该类犯罪抬头,震慑犯罪,赢得民心。
同时,还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全体党员民警挂钩村居,协助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党建引领全覆盖,有效维护辖区治安稳定,全力护航经济发展。
奋进新时代,砥砺新征程。山亭海防派出所将继续学习“枫桥经验”,注重创新,打造特色,因地制宜开展工作,顺应新时代要求,满足群众新需要,为建设平安山亭不断努力奋斗,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周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