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仙游县公安局大济派出所——用“小警网”托起“大平安”
【发布日期:2022-11-1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今年以来,仙游县公安局大济派出所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实施“警网融合”为载体,聚力将“警格+网格”打造成为感知风险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的第一阵地、守护平安的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打通基层警务工作的“神经末梢”,用“小警网”托起“大平安”。

 

打造“一单元”:安全隐患早发现

 

“真没想到,我们邻里间的小纠纷惊动了村部和民警,也没什么大事,邻里间确实没必要闹得不愉快。”日前,居住在大济镇汾阳村的村民陈某与邻居因排水沟占地问题产生争执,单元长第一时间了解到该矛盾纠纷,立即通过工作群、电话向包组干部反映情况,包组干部、社区民警第一时间介入,当天上午就将问题调解到位,未引发矛盾纠纷连锁反应。

大济派出所积极推动“警网融合”,打造社区平安微单元。社区民警作为“网格指导员”常态化下沉社区、村居,与单元长并行开展工作,形成优势互补。网格员借助日常走访时机,及时搜集发现各类深层次的线索信息和安全隐患,将信息触角深入辖区各领域,并及时向社区民警进行反馈,通过信息共享推进联勤联动,实现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的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使得公安机关下先手棋、打主动战。今年辖区共调解各类邻里矛盾纠纷124件,成功调解率达86.5%

此外,大济派出所在参与各村单元长的选拔上,提出“审核+考查+走访”的动态管理模式,对于加入单元长队伍的人员进行背景审查、资历筛选,同时结合各村自有特色,创新提出老少“1+1”结对模式,开展单元长业务培训等,打造优秀单元长队伍。

 

升级“一场地”:宣传教育早预防

 

警灯闪烁,喇叭嘹亮,播放着反诈宣传和疫情防控内容的警车和手持喇叭的网格员出现在大济“桥下文化”广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济派出所充分发挥网格员对于社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与社区民警“懂法律、讲政策、会沟通”优势相互融合,展现出两者“1+1>2”的宣教效果。社区民警充分利用微信群“六级穿透”功能,将宣传素材发送至网格群、单元工作群,再由网格员、单元长等多方进行转发,宣传到户。除此之外,社区民警积极挖掘村干部、网格员队伍中擅长制作视音频人员,将反诈等安全小知识制作成视频进行广泛推送,扩大覆盖面。在今年护盔行动和严抓非法安装遮阳伞行动中,蒲山村村干部林正福制作的宣传视频在抖音平台上浏览量达到10万以上。

810日,乌石村的单元长林某在日常走访中路遇神情焦虑的村民郑某,便主动上前询问事由。郑某称自己接到一通电话,被告知已授权高额贷款,心动之际想起上次路过桥下时听到民警宣讲的诈骗套路,正犹豫不决。林某立刻察觉到郑某这是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了,便立即向社区民警报备,收到消息后民警立即动身上门进行预警,及时避免了财产损失。

 

建设“一体系”:闭环跟踪早处置

 

依托“两队一室”机制运行,大济派出所充分借助警网融合力量,与社区网格长、单元长联勤联动,警网之间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形成闭环管理,让社会治理有了“最强大脑”,撒下天罗地网,守护一方安宁。

726日,大济派出所接到一群众报警称尾板村养老院一名老人走失。接到警情后,民警立即通过综合指挥室调取了养老院周边监控。由于部分乡村道路出现视频盲区,找寻工作存在很大困难。民警遂将走失老人的照片推送到“警网”工作群中,发动群防群治力量进行寻人。随后,这一消息被众多网格员转发扩散到各个群内,并迅速开展寻人行动。通过“警格+网格”多点发力,不到24小时,走失老人就被群众找到并安全送回尾板村养老院。“过去总觉得自己分身无术,现在好了,借助网格员可以就近从快处理的便利优势,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大济派出所民警蔡建凡感慨道。

下一步,大济派出所将继续积极探索“警网融合”治理模式,把警格嵌入网格,以网格支撑警格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魏静 郑施莹)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