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仙游县公安局大济派出所户籍室,窗口民警王瑜萍一边受理繁琐的业务,一边不时亲切地与迎面走来的办证群众打招呼。虽然忙碌,她却笑容满面。从警以来,王瑜萍扎根于平凡的窗口岗位,把群众愁盼记心里,把群众冷暖挂心上,在平凡小事中传递着爱与担当。
声声叮嘱折射“鱼水情”
今年春节刚过,户籍窗口迎来了办证高峰,为尽可能满足群众需求,缩短群众等候时间,王瑜萍主动放弃午休和周末,延迟下班时间,带领窗口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为群众办证,好几次都忘记吃饭。
“王警官,您先吃饭吧,我们不急。”来自汾阳村的李先生在排队时,见王瑜萍一直在岗,没有吃晚饭,便热心地买来了海蛎饼和糕点,劝她垫饱肚子再工作,排在后面的群众也纷纷表示他们多等一会儿没关系。
辛勤的付出群众都看在了眼里,也串联起辖区群众温情的问候。“小王,现在疫情形势还是不乐观,你那里去的人多,要做好防护。”“端午节还值班吗?我给你送粽子去。”“今天家里烤了蜜薯,我给你送过去。”……一声声叮嘱不时回荡在“热闹”的服务大厅里。而电话这头的王瑜萍,早已热泪盈眶。我为群众,群众念我。王瑜萍以主动、勤恳、踏实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诠释了警民同心、鱼水情深的深刻内涵。
一封书信映照“为民心”
“相距太远,不能当面感谢,希望这封诚挚的感谢信能够表达我的谢意。”今年5月,王瑜萍收到一封来自千里之外的亲笔感谢
原来,就在前几日,大济派出所收到辖区西南村吴女士的求助,其表示因在英国求学,受疫情影响不能回来,委托其父亲到派出所咨询、办理更正出生日期的事宜。
王瑜萍了解情况后,耐心细致地与其父亲解释说明办理流程以及所需材料,担心老人回去以后表述不清,又主动联系远在英国的吴女士,告知其相关规定及后续工作进展。因吴女士落户时间年代久远,很多资料缺漏,王瑜萍和社区民警便加班加点翻阅了大量户籍资料,多次下乡走访调查,并向大济卫生院调取吴女士母亲当年的住院分娩记录。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查到能够证明吴女士出生时间的有效资料,顺利帮助吴女士办理了相关手续。
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真情,表达了群众对王瑜萍工作的信任与肯定。
服务延伸架起“连心桥”
帮扶行动不便老人,为中考学生送证到手,提供上门办证服务……立足于窗口,同时围绕群众所需所急,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王瑜萍用实际行动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一步一步走进群众心里。
年初,群众林先生到大济派出所求助,询问能否为其母亲上门办理异地身份证。经了解,林先生的母亲已经86岁高龄,户口早年迁往永泰县一直未迁回,也从未办理过二代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给老人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实在无法前往永泰县办理。
王瑜萍在核实林奶奶户籍信息和居住情况后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为了能让林奶奶早日拿到身份证,当天晚上,王瑜萍不畏寒冷,冒雨前往林奶奶住处,为其办理身份证。办证过程中,王瑜萍细心为林奶奶整理头发,采集人像,办理完相关手续后陪林奶奶聊天解闷。临走时,林奶奶一家对王瑜萍不断表示感谢。
“不用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在王瑜萍看来,把群众的操心事办好,烦心事办妥,便是她应当努力的方向。(黄楷诚 郑施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