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伤员躺路边 民警途中急救助
本报讯 “他现在情况怎么样,生命体征应该稳定了吧”,“稳定了稳定了!实在太感谢你们了,多亏有你们及时救助,他这条命才能捡回来。”近日,大济镇居民张某的家属来到度尾派出所,将一面印有“感谢人民好警察,人间真情暖人心”的锦旗交到民警庄海军、刘意军的手上。
原来,在5月22日16时50分许,民警庄海军、刘意军外出办事返回单位途中,发现前方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二轮摩托车侧翻在路边,车辆前方躺着一名男子。便赶忙下车查看,发现该男子头部受伤,血流不止,陷入昏迷,情况十分危急,随即拨打了120,并积极疏导交通,维持现场秩序。
期间下起小雨,民警庄海军、刘意军便从车上拿出雨伞,半蹲在男子身边为其撑伞遮挡雨水,并一直轻声呼唤该名男子。昏迷男子慢慢苏醒但仍神志不清,民警一边对伤者进行止血救助,一边暖心安抚其情绪,医护人员赶到后,民警和群众一起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送上救护车。因救助及时,受伤男子没有生命危险,其家人对民警的及时果断处置表示万分感谢。(陈晴)
普法宣传进商场 民警现场来授课
本报讯 为进一步做好“扫黑除恶”宣传工作,提高辖区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人人参与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近日,镇海派出所将“扫黑除恶”宣传活动带到了辖区主要商圈,切实增强群众“扫黑除恶”意识。
期间,镇海派出所民警到辖区主要商圈向群众发放“扫黑除恶”宣传资料、讲解典型案例等方式进行宣传,详细介绍了扫黑除恶的宗旨、具体内容和检举揭发黑恶势力的方法等,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入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中来,提供涉黑涉恶违法线索,共同参与到扫黑除恶斗争来。
此次活动共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50余份,现场解答20余人次,为扫黑除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镇海派出所将继续加大扫黑除恶宣传力度,多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大力推动扫黑除恶工作的开展。(郑芳芳 陈娟)
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打造群防群治新成效
本报讯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为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提高社区治理效能,打造群防群治新成效,鲤南派出所推动“公安+城管”联动模式,7月11日晚,鲤南派出所联合县城市管理局鲤南中队对辖区的大排档、烧烤店等进行噪音扰民整治及落实疫情防控,就餐扫码测温登记。
在联合执法宣传服务过程中,社区民警及城管工作人员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仙安夜宵大排档、天博城市广场附近等地区开展巡查,对违规商户进行耐心教育,引导他们规范经营,现场整治噪音问题。同时全面督导检查疫情防控、消防安全等各项工作,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指正并督促负责人尽快落实整改,树立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
通过“公安+城管”模式,加强了民警与城管的协作配合,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力量整合和优势互补。接下去,鲤南派出所将继续推进该模式,为辖区居民营造良好居住环境。(陈倩 徐昭华)
网络诈骗“好差事” 落入法网悔莫及
本报讯 7月5日上午10时许,东峤派出所抓获一名在逃人员。当天上午,秀屿区东峤镇珠川村村民林某陪同父亲来到东峤派出所办理业务。期间,林某父子在当天值班员带领下来到二楼办公区寻找社区民警办理相关业务,在找到社区民警林荔志为其父亲办理相关业务后,林某便撇下父亲独自下楼,走到派出所外面停车场等候。林某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社区民警林荔志的注意,在为林某父亲办理相关业务的同时,社区民警也认真核查了林某的身份信息,发现该男子居然系公安机关公布的网上在逃人员。社区民警林荔志立即协同其他民警前往派出所停车场当场抓获了在逃人员林某。
经核实,林某系公安机关一周前上网的涉嫌诈骗案在逃人员。据林某交代,自己闲赋在家时,朋友介绍了一项赚快钱的“好差事”,就是担任“刷单”客服,在各个聊天平台以“网上刷单返利”为幌子进行电信网络诈骗。林某因一时贪念,没有抵住诱惑,最终落入法网后悔莫及。
警方表示,电信诈骗和两卡犯罪活动已渗透进普通群众生活,为进一步推进扫黑除恶深入开展,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从源头压缩电信网络诈骗和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空间。公安机关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扫黑除恶和反诈骗宣传,全面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但仍有很多群众上当受骗,甚至参与“洗黑钱”违法犯罪活动。希望通过此案再次提醒市民不要贪图挣快钱,远离电信诈骗和“两卡”犯罪活动,积极配合派出所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检举揭发涉黑涉恶涉诈线索。(黄雅莉)
全面走访话平安 掀起宣传新高潮
本报讯 为进一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切实提升辖区综治平安“三率”水平,近日,三江口派出所层层动员,加大宣传,将“平安三率”宣传和全警进村入户以及反诈宣传等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强化三大举措促进“平安三江口”建设,扎实推进平安宣传工作。
该所在各路口、老人会和人员密集的场所张贴平安建设宣传广告、标语,扩大“平安三率”宣传受众面。同时,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宣传活动,印制含平安内容、征求意见及回执等内容的宣传单,分发给学校教职工和家长阅读,在宣传“平安三率”的同时征求意见建议。截止目前,共发张贴宣传海报17份,发放宣传单100余张,开展集中宣传活动3次,在辖区范围内营造了平安、法制的和谐社会氛围。
同时,该所积极组织民警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实地了解影响本地区社会治安等突出问题,广泛征求并虚心听取辖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认真记录民情日记,对群众提出的疑问予以耐心解答。同时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解说等形式,耐心细致的向群众讲解防诈骗、防盗抢等各类安全防范知识,使平安创建工作深入人心,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率。截止目前,共走访辖区群众194户,发放宣传单200余张,为拓宽宣传渠道,该所民警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将平安建设工作成效、测评问答内容、平安建设参与办法及时向辖区村居微信群进行发布,提升群众参与意识,并围绕信访问题、矛盾纠纷和平安建设展开网上调查,强化对“平安三率”的宣传。截止目前,共在17个村居微信群,发布各类“平安三率”相关宣传信息300余条。(董雪梅)
小伙险被“二次”诈骗 网格员劝阻止付
本报讯 7月4日上午,17岁的郑某神色慌张地来到霞林肖厝网格站,网格员见状连忙安抚郑某情绪进行询问。
原来,郑某家住荔城区新度镇,一个月前在网络游戏中被骗了1000元,耿耿于怀的他想要回被骗的1000元,便上网搜索解决办法,结果搜索到一个自称“网络巡警”的QQ号。郑某添加对方QQ为好友后将自己网络游戏时被骗1000元的遭遇告诉了对方,不久后,对方给郑某发来一张截图,称已经将骗子的账户冻结,但需要先进行账户解冻才能将1000元退还。随后,这位“网络巡警”又给郑某某发来一个支付宝的收款码,告知郑某需要先缴纳5000元用于解冻骗子账户,待账户解冻后十二小时内用于解冻的5000元和连同骗的1000元会全数返还。
想到自己一个月前被骗的经历,郑某提高了警惕,立即来到离自己最近的肖厝网格站求助。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确定郑某遇到的是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劝阻郑某千万不能给对方转账汇款,想到自己差点又损失5000元,郑某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网格员耐心向郑某讲解,近期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之后,在网格员们的引导下,郑某在手机里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关注了莆田反诈骗公众号,打开了来电预警,并连连向网格员们表示了感谢。(李秀荔 蔡雍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