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虽小,但连接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鲤城街道加快发展,居民小区逐步成长壮大,社区治理任务日益艰巨。针对这一实际,鲤城街道南桥社区精准聚焦社会治安关键环节,努力推进“枫桥经验”,将科技手段和社区警务工作相结合,依托科技手段服务群众、调处纠纷、防范风险、过滤隐患,有效实现了“矛盾不出村,隐患不入门”,将南桥社区逐步变身为引领全县基层社会治理的“样板社区”,有力提升了公安工作效能。
三维落图:创新促进社区治理更高效
“在这个三维立体地图上,民警只需一只鼠标,就能将每村每户的基本情况、精确位置一目了然,迅速投入社区警务工作中,大大缩短了社区民警熟悉社区、场所等信息和重新采集社区实有人口的时间,保证了社区警务管理的稳定性,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资源和成本,更好的为民办实事。”在南桥社区,社区民警正为参观人员介绍以南桥社区东南网格为试点开发的“全市一张图”系统平台。
这个平台顺利的完成建设,得益于南桥社区全面、精准的人口信息实用人口采集工作。从2021年起,南桥社区就走在前列,在全县率先完成了实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并逐一建立人口底册。社区民警通过带领网格员,及时采集基层基础信息并录入系统,如实、时时记录工作,让原有的“骨架”变成一个有血有肉、信息完整、数据全面可投入实际使用的应用平台,这样就能让社区民警辅警直观全面了解到辖区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全市一张图”平台还将进一步集成各类数据模块真正把“脑袋信息”“口袋信息”变成共享信息,减少重复劳动、无效劳动,为民警的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努力提升社区民警为民服务的效率。
空中鹰眼:无人机助阵治安防控立体化
“指挥室、指挥室,巡查发现,在紫檀南街往园滨路上,两辆轿车发生剐蹭事故,引起路面拥堵。”
“指挥室收到,请你们通过空中喊话将事故车辆引导至路边,请路面巡逻队伍前往处置,配合疏导交通秩序。”
通过依托在南桥警务站的仙游县公安局仙鹰战队无人机发来的实时图传画面,社区民警在社区指挥室,通过大屏就可以清晰的看到社区实地场景,并对辖区情况进行实时掌控。南桥社区警务室充分发挥无人机巡查效率高、机动灵活等特点,实现空中鹰眼与路面车巡、步巡有机结合。为南桥社区在案件处置、大型安保乃至整个社会面防控都提供了更及时、更便利、更直观的参考依据。也基本实现了“主动预警”“快速反应”的目标。通过空地结合的立体防控,南桥社区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囤警路面,震慑违法犯罪的打防管控效能。今年以来南桥社区警情环比下降30%,群众安全感率高达99.6%,居全市第一。
键对键:构建现代化“邻里守望”
“7号楼4层李家和5层林家因水管泄漏问题起纠纷”“五号楼陈大爷家的出租屋搬来了新住户,需要签订出租屋管理责任状”,辖区里的这些小事,社区民警、网格长都会通过网格微信群第一时间了解。而像这样的微信群,南桥社区有40余个,覆盖南桥70%人口。今年来,南桥社区立足“枫桥”蓝本,依托科技手段,通过建立“网格单元”微信群,民警、网格长、单元长入驻各微信群,第一时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知识……“网格单元”微信群不仅是一间“网上警务室”、一个实时在线的网上“岗哨”,更是主动为民服务解难题,推出“指尖办事”“预约服务”等创新举措。这些微信群现在已经成为社区综合治理工作“落脚点”、社情民意“情报点”、解决治安问题“执勤点”、为民办事“服务点”、构成了现代形势下的“邻里守望”。截止目前,通过“网格单元”微信群办理服务群众事项35件,化解矛盾纠纷11起。
智慧服务:成就暖心社区
“我前几天扭伤了脚,出门不方便,这份证明单位又急着要,没想到现在不出社区,就这么顺利的拿到了证明!”南桥社区的小李开心地说。
不仅是无犯罪记录证明,目前,通过南桥社区配备两台多种业务功能于一体的警务自助办理终端机,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这样的业务,都可以通过终端机申请办理。这样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办将区域之间的政务服务信息系统相互连接,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上下互通、左右互联、信息同享、协同合作”的政务体系,市民群众通过一台设备即可办理相关业务,让居民足不出社区便享受“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便利。今年以来,这两台政务机接待群众335人,开具152张证明。
警务站还配备有手机充电站、雨伞、医药急救箱、维修工具等物品,为群众提供热水、充电、歇脚等便民服务措施。在南桥社区,服务群众的距离在一步步拉近、便民服务的清单在一件件拉长。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也送到了群众心坎上。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