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基层火灾防控基础,切实预防和减少社区火灾事故的发生,增强广大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近期,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队找准"突破口",狠抓“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宣传教育”三条主线,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构建社区消防安全屏障。
强化工作指导,压实消防安全“责任线”
该支队积极与治安部门探索社区消防安全新模式,依托公安“社区警务+”建设,建立以消防部门、基层派出所、社区民警为主力,街道办书记、社区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网格化管理员为辅的消防安全监督力量,签订社区消防工作责任书,强化责任意识。结合社区防火工作,组建10支帮扶小组,主动上门开展指导工作,着力从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入手,对社区消防组织建设、消防宣传教育、消防设施器材建设、消防业务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推动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此外,抓住老旧小区改造契机,各大队积极与当地规划、住建部门加强沟通协助,结合市政建设和城市改造工程逐步完善社区消防建设规划,启动消防水池、管网、消火栓建设及电动车充电桩建设,推动250余户居民实施“路改”“灶改”“电改”,着力改善群众身边的消防安全环境。
建全清单台账,拉好隐患排查“整治线”
“这个消火栓的接口松掉了,是不符合要求的;楼梯间里禁止堆放杂物,这个柜子也需要整改;房间里的插座要做到人走点断,长时间充电存在消防安全隐患……”4月27日,荔城消防救援大队消防监督员来到拱辰南郊社区和七步村,现场排查消防安全隐患。
结合当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该支队联合交警、派出所、住建等部门,先后开展了消防通道堵塞专项治理、违章违规建筑专项治理、电动车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建立摸底排查档案,列出隐患清单和整改责任单,实行台账管理,切实扫除消防管理盲区。协调应急、市场监督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出击,建立火灾隐患治理长效机制,将社区周围养老机构、幼儿园以及"九小场所"场所纳入重点监管范围,截止目前累计消除各类火灾隐患387余处。同时,组织召开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现场会,以典型引路,向全市17社区、98个小区、105家物业服务企业推广先进经验成果。
加大宣传培训,提升群防群治“基准线”
该支队坚持把消防宣传作为火灾防控的先导性、植入性工作,通过采取分期、分批次,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乡镇街道负责人、网格员、物业保安人员培训与防火常识宣传结合起来,积极培养一批消防安全“吹哨人”,截止目前已培训1300余人,开展联合演练35余次。依托流动宣传车“小喇叭”“小屏幕”的社区阵地,通过展演、案例警示、指导演示、现场答疑、操作体验等环节与百姓零距离互动,使其在寓教于乐中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及家庭防火知识。尤其,针对社区留守儿童、孤独老人、残障人士实施邻里守望制度,设置消防志愿宣传服务站,上门宣传消防知识。帮助弱势群体查找整改家庭火灾隐患,及时提供消防安全帮助,切实将消防宣传的触角延伸至社区网格神经末梢。
多谋民生之利,常解民生之忧。下一步,支队将在火灾防控工作中积极强化数字赋能,全力提升隐患整治智慧化水平,除了推动“电动车阻车感应系统”试点工作外,还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启动AI智能系统、“智慧消防平台”,推动工作方式由传统手段向信息化手段转变,有效推动街道消防安全管理,全面提升了社会火灾防控能力、使社会化消防安全治理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陈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