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公安局严格落实“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工作理念,结合疫情防控最小单元治理,持续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提档升级,打造社区警务“党建引领、公安牵头、村居协同、部门报到”的共享共建共治新模式,形成平时组团服务、战时组团作战的基层协同治理新格局,有效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资源在单元整合,化解风险“零死角”
南桥社区第二(东南)网格,东至山中豪园,南至紫檀南街,西至黄路绿化带,北至东大街,共有413户,1308人。其中党员147人,共设立12个单元,配备12名单元长,413名户长。推行最小单元治理以来,社区民警定期召集网格内的单元长进行警民恳谈、进村入户、安全检查、线索举报,通过单元微信群实现“社区-网格-单元-户”的四级穿透。党员干部、退休老人、热心志愿者争当网格单元长,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共享自治成果,辖区实现“零案件、零信访、零在逃”。针对单元内停车难、电动车充电不规范的隐患,民警联合单元长组织单元户开展联合会商,增设非机动车智能停车棚一处,可容纳20辆电动车同时停放充电,原来电线乱接的现象得到彻底整改,停放整齐的电动车成为单元内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服务在单元进行,实现警民“零距离”
在疫情防控实战中,为有效解决疫情封控区内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鲤城派出所成立“星火便民服务队”由民警24小时不间断路面巡逻的基础上,为群众服务。依托鲤城街道单元“近邻”互助模式,围绕辖区孤寡老人基础病较多的情况,形成“社区靠前关怀,民警上门服务”的闭环管理。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后,“星火便民服务队”由社区专职民警接续发力,针对辖区易走失老人、孩子群体,建立了易走失人员信息库,联合单元长为易走失群体发放免费黄手环,并组织辖区内的巡逻队员、志愿者、单元长发现单元外黄手环人员第一时间向民警报告,并通过易走失人员信息库及时和家属联系。5月1日,鲤城民警接单元长有一名陌生老人晕倒在蜚山小学路边,通过多方努力,民警查询到老人家住赖店镇山尾村,将老人平安护送回家。安抚家属因老人离家超过40小时的心焦。此外,围绕安全生产管理,星火便民服务队不断拓宽服务职能,通过张贴宣传通告宣传等广泛普及涉枪涉爆法律知识,公布举报和奖励标准,积极发动群众踊跃举报涉枪涉爆违法犯罪,实现警务关口前移,工作触角延伸,为公安打击侦查提供情报支撑,最大限度激发社区管理活力。
矛盾在单元解决,共营自治“新篇幅”
创新推进“全警挂钩村居”工作,发挥单元内的挂钩联系民警最大实效。市局挂钩联系民警王国容发挥人头熟、地缘熟、社情民意熟以及专业工作优势,让矛盾在单元内解决。实现挂钩联系制度以来,王国荣和社区专职民警、单元长针对单元内的矛盾纠纷,进行逐一梳理。一起因宅基地引发的20多年的矛盾纠纷成为单元内的不稳定因素。王国容和单元长经常到两家去串门,很快就摸清了矛盾双方的纠纷症结所在,并通过相似的案例以案释法,从法理、道理、情理多层次多维度的阐明道理,解决了长达20年的宅基地纠纷。矛盾纠纷调解需要依法依规,因人因事,要以心换心,坐住冷板凳、磨破嘴皮子,不怕丢面子,敢于攻坚、迎难而上,才能春暖破冰、解开心结。(黄晶 蒋金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