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东埔派出所——“一村一警”模式助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2022-05-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推行“一村一警”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模式的初衷

 

当前,农村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点多、面广、量大,但警力普遍不足,治安防控设施和力量都相对薄弱,管理盲点盲区较多,并且派出所包村民警、辅警多数不是本村人,不在当地居住,在开展农村治安管理中较为被动。为了真正把公安工作触角延伸到农村各个角落,延伸到最基层最基础的地方,延伸到最接近老百姓的地方,东埔派出所多方调研、积极探索,最终确定在全镇所有警务区设立农村警务室,由村干部兼任网格员,协助开展基层警务工作这个思路。同时,在每个村建立微信群,以网络为纽带,紧密联系全镇农村群众。“一村一警”“一村一群”工作模式应运而生。

 

推行“一村一警”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模式的措施

 

报请镇委、政府将“一村一警”建设工作纳入《东埔镇2020年度创新性改革项目》,由镇党委牵头印发实施方案,并组织召开全镇推进大会。明确13个行政村按照警务区划分全部设立农村警务室,由村干部兼任网格员,受乡镇和派出所双重管理,警务室办公用房及硬件设施由乡镇、村委两级提供,经费列入全年财政预算。在“党政领导、部门支持、公安主抓、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下,坚持“一张图”推进、“一把尺子”选人、“一个标准”建制,确保各警务室建设质量和选聘高素质网格员的落地到位。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一村一群”建设,在全镇13个行政村分别建立“村公安服务微信群”,并且确保100%的农村家庭都有1名代表入群,以网络为纽带,紧密联系起全镇6万余名农村群众,实现便民利民与惠警减负双赢。

 

推行“一村一警”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模式的优势

 

按照“政府出资”“公安聘用”和“人员本地化”的要求,网格员吃住在村里,充分发挥自身“熟本地人、知本地事”的最大优势,积极协助派出所包片民警开展基础工作,真正形成了包片民警和网格员密切衔接、优势互补的工作模式。各村警务员均在“村公安服务微信群”内担任管理员,每日第一时间将各类“安防提示”“典型案例”“协查通告”等转发扩散至全镇;联合群内业务民警,第一时间解答反馈群众咨询。同时创新搭建意见反馈平台,随时收集意见建议,拿出具体整改措施,从根本上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推行“一村一警”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模式的成效

 

最大限度延伸了警务信息触角。网格员常态化开展情报收集、线索摸排,2022年以来,先后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12起、端掉赌博窝点2处、抓获网上逃犯1名,2022年全镇涉黄涉赌案件同比下降了80%;践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一村一警”推动建立了13支村级义务巡防队,扩充群防群治队伍100余人。2022年,网格员共协助先期处置警情29起,化解矛盾纠纷11起,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升级和“民转刑”案件发生,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实现了警务服务前移。结合“社区民警专职化”活动,网格员积极入户走访、开展法制宣传、提供咨询服务、为群众送证上门等,同时充分发挥“村公安服务微信群”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广的优势,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救助。2022年以来,通过微信群传发信息,先后救助人员10余人次,协助找回走失儿童3名,受到了群众广泛点赞。(王鹏)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