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防范治理,构建联动治理和全民反诈的工作新格局,近年来,北岸东埔派出所创新宣传思路方法,大力开展“无诈村区”、“无诈企业”、“无诈学校”等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自防能力和联动治理效能,织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护网”。
推进“无诈村居”创建
为进一步创建“无诈村居”,提高居民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东埔派出所树立“电诈可防”的理念,主动将防范电信诈骗作为基础工作的源头工程来抓,在宣传形式上不断创新,在防范机制上不断突破,在工作效能上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稳步上升。
联合东埔镇人民政府在全镇范围内挑选责任心强且熟悉村情地貌的女性组建“东埔女子反诈宣传队”,队员全部由东埔镇各村的女性村干部组成。为了发挥她们平日“脚步丈量村庄”的优势,东埔派出所组建起这支39人的女子反诈宣传队伍,13个村的女村干部握指成拳,在东埔地面上筑起了一座座坚固的反诈宣传堡垒。各包片民警经常通过微信和到村部面对面对她们进行线上线下的反诈宣传培训,让她们随时随地掌握骗子最新的诈骗手段,为她们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提供素材保障。平日串门拉呱、逛街买菜、接送孩子、跳广场舞……女子反诈宣传队将女性亲和力发挥到淋漓尽致,一传十、十传百,把最鲜活的案例和防范知识,无死角延伸到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针对部分群众谈骗色变的情况,积极开展反诈入村居活动,将群众接受反诈宣传后及时识破骗局的事例制作成展板,摆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出入口,提升全民重视度,增强防骗信心。同时,充分利用好既有宣传平台优势,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入门入户宣讲,让人人做到“五个一律”:只要陌生人一谈到银行卡和“安全账户”,一律挂掉;只要陌生人谈到中奖了要先交税,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掉;陌生短信和微信让人点击不明网址链接,一律不点;只要一谈快递丢件赔偿,一律不信。在度下村,“反诈示范村”创建工作已经取得初步经验,以电信诈骗警情、案件均为“零”为目标,打造出一套可复制的范本。据悉,东埔各村居将参照度下村模式,形成体现村居特点的打防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新格局。
推进“无诈企业”创建
近年来,犯罪分子通过杀猪盘、裸聊、冒充网络客服实施诈骗的警情高发,导致少数企业员工在经济上蒙受损失。东埔派出所建将企业员工纳入重点人群宣传范围,通过多形式、高频次、全覆盖的反诈防骗宣传,及时披露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新变化、新特点,构建“网上+网下”的反诈防骗新格局,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企业财产损失。
结合辖区超市密集、商户众多实际,建立“商户反诈联盟”,已有凤凰百货、永丰超市、乐基儿、华莱士、茶之道等12家商户入驻。派出所民警专门设计了防范电信诈骗的标语贴纸,贴于外卖包装、矿泉水、收银台等部位,有效扩大了反诈宣传覆盖面。
社区民警实地走进辖区重点企业,通过“面对面”宣传的方式,确保反诈效果最大化,辖区一季度电诈警情同比压降近10%,有效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
每天下午的17时至18时是企业大部分职工的就餐时间,民警也抓住这一时机,组织人员走进企业食堂、周边餐馆等务工人员聚集地, 错时开展“餐桌反诈”大讲堂,提醒企业职工们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捂紧钱袋,谨防上当受骗。
推进“无诈学校”创建
学生群体接受新鲜事物快,但社会阅历匮乏、辨别能力不强,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诈骗对象。东埔派出所开展“大手拉小手,反诈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积极进驻校园,明晰诈骗真相,通过分发宣传单、法治宣讲等多种方式,携手共创平安无诈校园。
组织民警“摆摊”宣传防骗知识,以面对面的方式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师生手中,向大学生等易受骗群体说透犯罪分子的常用作案手段。把印有民警照片、联系电话、国家反诈公众号和莆田反诈公众号二维码及反诈宣传标语的宣传单贴在学生的书包上,通过他们走到哪里就将反诈宣传到哪里。
据悉,东埔镇正在全面开展“无诈校园”创建活动,通过加强校地联动、校警联动,提高师生防诈识骗能力,全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将落实每一季度法制副校长进校宣传、每一月组织师生开展一次电诈知识测试、每周组织召开一次反电诈主题班会等“三个一”制度,将严禁刷单、涉手机卡、银行卡“两卡”违法行为纳入校规校纪,并利用全镇反电诈宣传微信群矩阵,实现反电诈信息快速传递、全面覆盖。(李昇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