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仙游县紧紧围绕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部署,积极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年”活动,围绕城区绿化、园区绿化、水系绿化、校园绿化、村镇绿化、道路绿化、屏障绿化“七绿”工程,大手笔勾画,大力度投入,大项目带动,规划86个绿化建设项目,目前全县已完成投资1.2亿元,面积25817亩的造林绿化项目72个,切实改善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民生福祉和城市竞争力。
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的仙游县,林业面积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57%,生态林56万亩,拥有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大蜚山、溪口省级森林公园。今年初,以莆田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该县启动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年”活动,以营林绿化为载体,科学规划,高位推动,增加财政投资,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县领导挂钩造林绿化示范点和重点项目机制,通过宣传发动、部署会、加温会和督查考评等,同时为了降低园林绿化成本,对胸径10厘米以上的乔木实行甲供采购确保苗木质量和绿化景观效果,全力打造“七绿”精品工程,做到保质量、抓进度、促落实,推动创森工作顺利开展,掀起了造林绿化新高潮。
“森林城市建设年”活动是群众得实惠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既要护好原有的“绿”,更要持续植绿增绿,最大限度为群众创造永续享受的绿色福利。据此,该县强化造林绿化项目建设载体,根据“森林城市建设年”工作需求,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园区绿化、城市绿化、乡村绿化、校园绿化、水系绿化、道路绿化、屏障绿化“七绿”建设,拉动城乡绿化美化。一项项规划、一个个建设,硕果振奋人心,在仙游县部分村庄、木兰溪公园、红木生态园、工艺工业园、莆田学院仙游校区,以及莆永高速仙游段等地,看到今年开春以来新植下的绿化苗抽枝展叶,茁壮成长,郁郁葱葱。许多群众都说,园区绿了,投资环境好了,招商优势增强了;乡村绿了,村民生活更宜居了;学校绿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变美了hellip;hellip;很显然,仙游县扎实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年”活动,已初步取得“点、线、面”的绿化造林成效明显。
城市绿化有序推进。客山公园、贵峰山公园芳草茂树,竞相舒展;新老城区的小区绿意满园,景致幽雅;城区道路主干道宽阔平整,路树婆娑摇曳,构筑了一个“山水交融、绿树成荫、彰显文化、特色鲜明”的宜居园林城市,实现了车在路上行,人在林中游,家在园林里,城掩绿色中。目前,城区绿地面积720.43公顷,公园绿地面积207.3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平方米。
水系绿化突出生态和景观建设并举,把木兰溪河道建成亮丽城市风景,让市民也多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木兰溪流域水系绿化面积达73公顷,水生态环境治理景观带约24公里,成为创森活动的亮点。香樟、美人树、金钱柳、凤凰木,美人蕉、紫花芦莉、巴西野牡丹等点缀成美丽的背景。如今,悠远的木兰溪,在城区流淌得那样清澈,那样碧绿,但见水面清澈见底,沿岸绿树成荫,吸引了一拨拨市民前来观光、休闲、娱乐、运动。
乡村绿化旨在把城市绿化、公园建设模式“搬”进乡村,让美渗入乡村,打造美丽乡村。年初以来,乡村生态景观林、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如火如荼,村域靓化改造,见缝插绿,户户齐行动,民房院落整洁敞亮,村道两旁绿树吐翠,房前屋后繁花竞芳,村中水塘荷叶亭亭,营造“树在村中,村在林中,村村绿色环绕”的绿色空间。至目前,该县已在大济镇乌石村、赖店镇歧山村、龙华镇金溪村等12个村及九鲤湖景区栽种了总规模达8万多平方米的乡村生态景观林带,主要依托乡村公园、村庄水系、民居古厝等现有的自然风貌,营造以生态和景观功能为主能长期保存下来的花化、彩化树种和珍贵树种等长生林,并建立乡规民约,设立生态景观林公告牌,落实管护责任,初步扮靓了“村在绿中、绿在景中”的乡村,打造了一批高颜值“美丽乡村”。(陈国孟 黄正发 郑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