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春风时刻,一场与新冠疫情的阻击战在仙游县打响,牵动着万千百姓的心。疫情在前,重任在肩,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仙游公安紧急动员、迅速行动、日夜奋战,确保一刻不误,一人不漏,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为群众构筑起一道“藏蓝防线”。
严明号令,迅速反应:构建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高高飘扬的旗帜引领前行的方向。疫情发生以来,仙游县公安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部署要求,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党委委员、副局长郭恩达,副政委蔡锦龙临危受命驻扎进鲤城派出所这个战“疫”主阵地,成立鲤城前线指挥组,挂帅领衔、分工把守、包片负责,实地督导检查,精准指导各卡口防疫工作扎实开展。
从3月17日开始,指挥部以及下设的办公室24小时实体化运转,坚持一线调度,早会商,晚碰头。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研究会商解决,因地施策、精准防控。
“派出所承担着最艰巨、最危险、最繁重和最前沿的防控任务,我们必须要尽百倍努力抢先一步、多争取一秒,赶在疫情扩散之前切断‘传播链’。”鲤城派出所所长谢胜德第一时间集结警力,动员全所力量进入战时状态。为了更严密地织牢疫情防控网,谢胜德与指挥组陈荣聪、林文海实地踏勘,科学划分鲤城网格片区,切块管理。“我们制定了管控区警力分布及任务一览表,设立了包括交接班签到表、卡点职责,每个执勤点都设立1名党员民警为总负责人,努力把管控责任压实到每一个层级,每一位执勤人员身上,确保执勤民警履职到位。”指挥组成员陈荣聪介绍道。
履职尽责,严防死守:构筑抵御疫情最坚强防疫堡垒
“请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执勤民警正在提醒人员。抬手、拦车、查验、放行……同样的动作执勤民警每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我们守好守牢卡口,为全面战胜疫情尽自己最大努力。”执勤民警说。
为守好疫情防线,鲤城前线指挥组与街道、社区紧密协作,对辖区各主干道、出入口进行全面摸排,按照不漏一处的原则,进行全面布点,共设立查控点11个,全天候对所有进出车辆、人员进行“三证、三码、一测温”检查。同时,将警力投向街面,显性用警,24小时开展社会面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扎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强化社会面治安管控能力,告诫辖区群众减少出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的聚集性活动,确保社会治安环境平稳有序。
全体参战民警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持续做好了“私立一中”“仙游大酒店”等五个集中医学隔离点驻点执勤工作;会同社区和卫健部门严格落实辖区3300名居家观察人员“五挂一”工作责任;做好了辖区核酸采样点安保工作,维护现场秩序,安抚群众情绪,处置突发状况,确保了辖区17个社区(村),76个核酸采集点有序规范开展。
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开展疫情防控统一清查行动,对辖区各人员聚集场所进行全面清查,重点检查歌舞娱乐场所是否按照要求暂停营业,共劝停、取缔网吧、KTV、宾馆等行业场所53家,督促关停沿街店面55家。劝返人员聚集情况600余次。
暖心守护,鱼水相依:“民生电话”响应群众“急难愁盼”
鲤城前线民警的超强的执行力不止体现在闻令而动上,同时在“服务不缺位”的关怀上也彰显巨大的作用。为了有效解决疫情期间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仙游县鲤城前线指挥组率先发出了成立“星火便民服务队”倡议,将派出所值班电话设定为服务群众的“民生电话”,随后民警积极响应,在24小时不间断路面巡逻的基础上,帮助群众解决紧急求助。
“在这个时候,幸亏有你们的帮助,要不然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真的是太感谢了”李女士拉着孩子的手,不停地感谢着民警。
3月20日下午14时许,卡口执勤民警在执勤过程中,发现有一名女子在路边哭泣,便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该女子称她的孩子在榜头坝下小学读书,今天中午学校通知放假,她的孩子便一人走出了校门,现在不知在何处。由于道路封控,她无法前往寻找,于是便急哭了。为避免发生意外,“星火便民服务队”民警在确认该女子的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结果皆为正常的前提下,驱车载着该女子沿路寻找。最后在三福附近找到了该女子的孩子,并平安将该母子送回家中。
“星火便民服务队”成立以来,民警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他们充当爱心“快递员”角色,及时送去食物、口罩等生活物资,保障其隔离期间的生活所需。他们耐心安抚群众情绪,帮受伤老人注册闽政通信息、及时救助患病群众……累计为群众解决烦心事25件,贴心服务受到社会各界和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鲤城前线民警高擎党旗,勇毅果敢,与辖区群众携手与共,众志成城,用责任与担当驻牢“藏蓝防线”,坚决守好这座城、坚决打赢这场战!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陈婧 陈鲤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