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一个电话 一声叮咛 一份平安
【发布日期:2021-11-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这是一个周末,大多数人都在享受假期,而对于派出所的民警们来说,这一天和往常无异,又是一个无比忙碌的一天。

在榜头派出所二楼,两间小小的社区办公室,往来着行色匆匆、忙忙碌碌的身影,民警们的声音此起彼伏,从未停歇过。

“喂,你好这里是榜头派出所,您是XXX号码的持有人吗?”

“您今天上午是否有接到一个声称是公检法人员给您打来的电话,请小心!该电话系诈骗分子,切莫轻信。”

在榜头派出所,每天民警都会接到五十多条的电信诈骗见面预警,有时还会有二三十条的电话预警或疫情指令,每个预警民警都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进行电话询问,或者根据根据预警平台接到的诈骗线索预警等级,出警上门,在诈骗分子得手前阻止事主转账。

这是一场时间战,晚一分钟,事主被骗的风险就更高一些。

1029 日晚间,榜头派出所值班室接一条反诈预警信息,信息显示辖区一名女孩谢某疑似遭遇冒充电商客服诈骗。接到预警后,值班民警按照信息上的电话拨打过去,但发现对方一直在通话无法接通。这让民警陈星助立即提高了警惕,“这个女孩有可能被骗了!”并立即朝着谢某的家庭住址赶去,希望能够见面劝阻。

陈星助赶到女孩家中后才得知,谢某目前在广西一所高校读书,并不在家中。民警立即将情况告知其父母,在谢某父母的帮助下,陈星助通过多方辗转,终于与谢某取得了联系,询问后才知道,谢某此前果然一直是在跟诈骗分子通话。民警与谢某联系时,她正准备向诈骗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幸好民警及时联系,才避免了上当受骗。民警介绍,对方就是采取不断打电话的方式,让受害人没有思考的时间借机实施诈骗。

然而,这次“诈骗”只是犯罪惯用手段的一个缩影,犯罪分子采取的诈骗方式总是多种多样。

家住上墘社区的李先生添加了一位自称是“领导”的微信好友,该“领导”先以关心推进地方产业扶持政策工作情况为由与李先生一番寒暄,之后便称自己不方便“出面”急需让李先生帮忙转账,由于其提及的款项不是一笔小数目,又想到派出所平常在辖区开展的反诈宣传,李先生便来到派出所,请民警帮忙辨别真伪。

民警温清锁查看了聊天记录及转账的电子回单后,告知李先生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党政机关领导类诈骗,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领导的照片及个人信息,对诈骗对象的生活、工作进行“关心关怀”,以此博取诈骗对象的信任,随后以资金过账等理由要求诈骗对象转账。同时,温清锁还将转账的电子汇款单存在PS的伪造痕迹向杨先生一一指出。李先生这才恍然大悟,对民警表示了感谢。

今年以来,榜头派出所把守护群众‘钱袋子’安全,预防诈骗案件发生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将反诈工作与日常接处警、居住人口登记、消防安全检查等工作相融,提升反诈联防能力水平,让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入眼”“入耳”“入心”。

同时针对近期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突出现状,榜头派出所探索预警劝阻新模式,通过电话提醒、上门劝阻等措施,多管齐下,快速反应,成功劝阻10689人次,使群众避免了经济损失,有力守护了群众“钱袋子”。

“事前防范胜于事后打击。很多人接到电话都说自己不会被诈骗,不需要反诈骗宣传,但是现在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群众的反诈骗意识再强,都有可能不小心落入骗子的圈套。希望大家接到电话的时候能多一点耐心,有空的时候还是要见面预警一下,效果比较好,多听点反诈骗知识,提高自己的反诈骗意识。”榜头所所长苏航呼吁。

半夜十二点,榜头派出所依旧是一片灯火通明,虽然工作很繁忙,但是这忙碌是令人快乐的,多收到一个任务,多打一个电话,多下乡见一次面,多对一种诈骗类型进行反诈骗宣传,群众们的财产安全就多一分保障。榜头派出所的每个民警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各类防诈知识通过被预警的群众扩大到更多群众之中,在诈骗分子和群众中间搭建起一道隐形的防火墙。(陈婧 林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