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个“警务群”608次爱心接力,5个爱心来电,30分钟,走失儿童找到家人。孩子能这么快回到家人身边得益于仙游县公安局打造的“键对键”服务新模式。
为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紧跟“微时代”发展步伐,探索“互联网+警务”模式成为了拓展警民沟通的新渠道,织密治安防控的新网络,是公安工作更接地气、更切合民意的迫切需要。为此,仙游公安广泛发动全局民警、辅警,加入各自辖区的社区、企业、学校等微信群中,主动开展咨询答疑、法治宣传、警情播报、安防提示等工作,与群众“键对键”互联互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如今,这些微信群已经成为了公安工作中的一大助力。
7月23日晚21点,鲤南派出所民警陈燕在永鸿大剧院巡逻时发现,有一名儿童独自在街头游荡,民警立即上前询问,发现该名儿童存在语言表达障碍、智力受损的情况,无法清晰表达自身身份信息及家属信息。
民警将儿童带回玉田警务工作站,通过耐心询问、观察,觉得该名儿童衣冠相对整洁,明显日常有人照顾,应是刚刚走失且家不会太远的情况。民警立即采集了该儿童的信息照片,编辑了寻人启事,通过组建的“反诈群”“小区群”“企业群”等各类警务微信群,广泛发出寻找儿童家人的信息,并得到了各类爱心人士积极转发,短短30分钟,成功联系到该男童的家属。家属到场激动万分说,这个男童属于智力障碍,没有办法正常表达,家里发现孩子走失了,焦急万分,还好民警及时发现,妥善安抚了孩子,而且用通过群里群发,刚好被邻居看到并通知,能够及时找孩子,没有让孩子受伤受苦。第二天,男童的家属,特地制作了“尽职尽责,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了警务工作站。
“这件事只是我们开创“键对键”服务模式成效的小小案例,现在这些微信群将辖区民警、企业、村民、商户串联了起来,民警会不定时的在群内发送便民措施,群众也会积极提供案件线索,警民之间的距离明显更近了。”治安大队大队长林焕辉如是说到。
仙游县公安局借助微信工作平台,采取与人民群众键对键、点对点宣传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了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从而组建成了一支全天候无死角的“线上巡防”队伍,真正实现了“微距离”服务群众,充分调动辖区群众参与反诈宣传、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辖区群众对社会治安态势的知晓率支持率及参与率,切实增强群众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能力,令社会面治安更为稳定。
“多亏警察同志把我从骗子设计的陷阱中挽救回来,就差一点点,我就把三万块积蓄转出去了!”得知真相后,心有余悸的吴女士不知如何感谢民警才好。
6月14日,盖尾一村民方某紧急向民警求助,他的妻子吴女士非要向一个自称贷款公司的平台缴纳“认证解冻金”3万元,根据平时民警在社区反诈群里普及的知识,方某觉得自己的妻子是被诈骗分子盯上了,但是妻子对对方深信不疑,于是方某便联系社区民警,请求帮助,盖尾所民警李建行核实情况后,立即前往方某家制止吴女士的行为,在方某家,民警在耐心全服方某妻子的同时,当场联系所谓贷款公司“客服”。用专业的知识让其露出马脚,最终成功说服方某妻子,及时制止了可能发生的财产损失。
近年来,仙游公安积极推行键上警务,给传统警务插上“科技翅膀”,让民警辅警长上了“千里眼”和风耳”,及时搜集群众反映的社会治安热点问题、矛盾纠纷苗头,真正做到“防范为上、止于未发”!也进一步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有力地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及满意度。截止目前,全县已建警务微信群480个,141143名群众入群,7月份,累计开展反诈等安全宣传 35万次,为群众挽回损失400余万元。(陈婧 陈鲤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