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音乐家协会隆重举办“百年百首”全国优秀新创歌曲征集活动。该活动自2021年3月1日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广大音乐工作者和中国音协各团体会员的积极响应,创作热情空前高涨。经由著名词作家、作曲家、文化学者和网络媒体、新兴音乐群体代表等共同组成的评委会严谨地初评、复评、终评,最终产生全国优秀新创歌曲100首。
据悉,“百年百首”荣誉榜上,福建音乐家共上榜4首。我市知名词作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林双华作词的歌曲《古田之恋》《读懂》,分别名列第22首、第87首。作为福建唯一“连中双元”的获奖者,他为八闽争了光,为莆田争了光!
歌词,既是一首歌,也是一首诗。它是诗歌与旋律的交融,是二者的合二为一,相应生辉。因此,歌词的作者,往往既是感应时代脉络的诗人,又是“音乐细胞”丰富的音乐家。
首先,歌曲是时代的潮音,是追梦的号角,具有很强的宣传鼓舞和教育感化作用——尤其是在建党百年前夕,为“百年百首”创作的作品,更得富有缅怀光辉战斗历程、激励人民乘胜奋进的巨大作用。
宣传建党百年的作品众多,不胜枚举,要从中追求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就更得独具慧眼,寻求新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古田之恋》在这方面就彰显出了自己的特色。作者通过以点见面、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将一个个典型的建党历史事件,分别聚焦于一个个点上。作者通过“一面旗帜 在篝火旁悬挂起来,一支队伍 在雪地间集合起来,一位伟人 挥毫写下星火燎原,一次会议 光耀史册流芳千载。”“一栋祠堂 立成丰碑传承血脉,……一个小镇 映日荷花如今年年盛开”,每一句歌词,都浓缩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历史;它们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段或喜悦、或悲壮的历史故事,精炼传神,振奋人心。其口语化的直白,却让人有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产生深切的共鸣。而且,“一”字的连串反复、排比,更增强了文句节奏感、韵律感,好记易唱。
《读懂》,同样整首歌词诉说着自己对党认识的过程:从“小时候”,到“长大后”,乃至于自己也“戴上党徽”,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员的人生经历,使得歌词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而不是凭空抽象的说教。词作家通过“炮火之中”“冲锋路上”“灾难面前”“扶贫路上”,这一幅幅感人的富有画面感的陈述,给人历历在目的视觉具象;又将“使命”“信仰”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透过“生死与共” “牵肠挂肚”“鱼水深情”“赴汤蹈火”“沧海桑田”这些人人挂在口中,心知肚明、耳熟能详的成语,化抽象为形象,变陌生为熟悉,从而简单质朴而又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信仰跨越时空”“一心为民”“人民至上”等信条,运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语句,使之入心入脑。歌词中,还运用了一些最新的靓词,如“亲亲”“初心”,使表达更加通俗化、大众化,特别为年轻一代所喜爱,所传唱。
从结构上看,两首歌词同样都采用了4+4这歌词最典型的格式来创作。句子凝练而深刻,视觉上整齐美观;且讲究对称和反复,一韵到底。这些表现手法,既形成了内在的相互照应,又加强了歌词的音律美,产生回环往复又具微妙变化之形式美感和节奏,造成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 (许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