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纸上、布上作画寻常见,在石头上作画却很少见。一块石头、几支画笔、一些颜料……近日,莆田市外国语学校美术教师陈霖用一双巧手在一块块不起眼的石头画出一系列“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精美画作,通过这一特殊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讴歌党的光辉成就。
陈霖在无限创意中将一颗颗朴实无华的石头,变得色彩斑斓,富有生命力。他通过收集素材,按照石头的各种天然纹路,运用画笔进行勾勒描绘,一块石头一个画面。大小不一的石头画作,有鲜艳的五星红旗、天安门,有习总书记的经典语录“撸起袖子加油干”,有播下中国革命火种的“红船起航”,有改革开放的“春天的故事”,有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国梦”,有众志成城的“抗击疫情”……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多彩,不仅刻画有不同时期的伟人形象和英雄人物形象,勾勒出一幅幅我党百年奋斗历史故事,也描绘出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刚好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想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通过自己的美术特长,把石头创作成一种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激发孩子们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市外国语学校美术教师陈霖告诉记者:“到目前,我已经创作了30多块红色主题的石头画,主要根据我国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说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还有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来创作的,通过石头画把红色经典文化传承下去!”他还创作了“抗疫”系列、“脱贫攻坚”系列等石头画作品。
据莆田市外国语学校德育处副主任陈剑风介绍,陈霖老师一毕业就扎根乡村教育,十几年如一日。平时就善于挖掘教学素材,因地制宜,勇于挑战敢于创新。常常利用闲余时间,到海边精挑细选石头,点石成画,极富特色,很受学生的欢迎,现在已经形成了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学生陈艺婷表示:“我很喜欢陈老师的这些石头画。这些石头上每个人物以及每一块石头所想要表达出来的内涵,通过颜色、线条的刻画,很优美、饱满,内容也有巨大的冲击力,给人一种由心而生的敬意。”
多年来,陈霖老师耕耘乡村教育,以独特的视野、勤勉的行动,探索一条成功的美育教学之路。“因形造物、随物赋形”,这种石与画的融合,在陈霖的笔下,浓缩万象,生了灵性,浸润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时报记者 吴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