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革命精神 感悟红色信仰
本报讯 为深入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学习党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筑牢全警廉政思想防线。连日来,莆田市公安局涵江分局各党支部组织民警到辖区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图为,近日分局政工党支部组织民警到八闽巾帼英雄苏华故居参观学习,实地了解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史,使民警在“观学”中感悟红色信仰。(梁东红)
送证上门暖人心 解难答疑面对面
本报讯 为进一步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切实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镇海派出所在辖区积极主动为行动不变的老人开展“送证上门”服务。
3月26日上午,社区民警针对辖区部分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领证难问题,以及部分工作忙忘记领证的群众,主动送证上门。同时,民警利用上门服务的时机向群众宣传电信诈骗知识,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以实际行动赢得辖区群众的赞誉。
此次活动,镇海派出所已为群众送证上门服务5件,解答群众疑问10余人次。(郑莉 陈娟)
户籍窗口有担当 便民措施暖人心
本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率,增强获得感,3月,鲤城所户籍窗口持续推出“主动担当 靠前服务”新模式。
工作中,户籍民警林云岩为每个工作人员安排明确的工作任务,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为群众办理业务。户籍民警则在引导台上,积极回应来往群众的咨询问题,耐心为群众讲解办理所需的材料以及相关法律政策;针对一些老年人前来办理业务的情况,林云岩同志主动上前询问老人需要办理的业务,引导其到办公桌上就坐,面对面、手把手教会老人填写《申请表》,并将老人材料拿到办理台让工作人员优先办理。对于首次使用身份证自助机的群众,林云岩也会在一边观看,在群众遇到问题时,及时指出引导,让群众顺利完成办证。
便民服务无上限。鲤城派出所着眼细节小事,尽可能为群众提供周到便民热情的服务,努力让群众“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郑银尔 徐子涵)
平安宣传上街头 以案释例传真经
本报讯 3月22日,鲤城派出所所长谢胜德带队联合街道综治、禁毒、司法等部门在仙游文庙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拥抱法治新时代、踏上平安新征程”之“习近平法治思想”。
活动中,鲤城派出所民警与街道工作人员围绕“防电诈、禁毒赌、消防安全、文明交通”等主题开展法治宣传,谢胜德所长向现场群众讲解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从作案手法、方式、结果等方面,让群众了解更多防范电信诈骗的常识和技巧,引导广大市民要提高思想认识,筑牢安全防线,不给违法犯罪分子制造空间和机会,同时,邀请各市民协助广为宣传发动,带动一个邻居、一个社区、一座城市共同抵制诈骗行为,遇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向警方报警求助。期间,工作人员还向群众普及严禁黄赌毒、消防、扫黑除恶以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营造热烈的大宣传氛围,得到现场群众的积极响应。
此次活动共发出宣传单800多张,小礼品500多份,达到了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的目的。(郑银尔 邹秋娟)
防诈宣传面对面 平安“三率”再提升
本报讯 为有效提升平安“三率”水平,3月25日下午,鲤南派出所联合鲤南镇政府、仙游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等职能部门,在鲤南镇天博广场内组织开展“万民干部与百万群众面对面”防骗知识大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宣传小组成员向过往群众分发防范电信诈骗、普法宣传、交通安全教育、打假防伪、禁毒禁种等宣传单和小礼品,通过现场讲解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的方式向群众详细介绍新型诈骗类型、手段和特点,提醒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时刻做到“不轻信、不转帐”,积极引导群众扫码关注“莆田反诈骗”、“平安仙游”微信公众号以及“国家反诈中心”视频号,邀请群众现场填写“面对面防骗知识大宣传”反馈单。现场群众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将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积极参与到全民防诈活动当中。
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反诈防骗、平安建设的热情,切实增强了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骗能力,更是聚焦解决百姓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纵深推进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黄森霞)
小车爆胎撞护栏 警务女警现身忙
本报讯 “哐当……”一声巨响划过沉闷的天空,显得格外刺耳。近日,正值下乡回警务站的鲤南派出所社区民警陈燕,车未停稳便立即下车查看该巨响的来源。距离鲤南镇玉田社区警务工作站右前方数十米处,只见一辆蓝色SUV小车停在了车道中间,车两边散落了一地的护栏及碎片,跨越了数条车道。
陈燕见状,一边招呼上工作站的同事,一边大步走向前方的事故地。民警上前后发现,主驾驶系一名年轻的小姑娘,这辆小车是因为左前轮胎突如爆胎,方向盘失去控制后撞向了马路中间的隔离护栏。小姑娘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早已经惊吓的不知所措,连如何报警都不知道。
陈燕深知,该处是一条交通要道,前方不远处便是永鸿大剧院的红绿灯,大部分车辆在此处的行驶速度都较快,不仅安全隐患大,且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不到3秒的思考时间,陈燕立即着手指导小姑娘报警求助,在固定号事故现场相片后,陈燕开始俯身整理现场的一片狼藉,跨越车道捡回护栏碎片,并将倒下的护栏扶起做好固定。
此时车主小姑娘缓过神后,似乎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放声痛哭起来。陈燕搂住小姑娘的肩膀,轻声安慰,安抚其情绪并确认她没有受伤后,又立即当起了“临时交警”。陈燕让同事从工作站里搬来几个反光锥放置在快车道上,警示后面疾驰而来的车辆,并积极疏导交通,维持现场秩序,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不久后,交警到达事故现场,陈燕将现场情况与交警交接后,才放心的返回警务站继续工作。(黄森霞)
少年行走夜路 民警援手相助
本报讯 日前,常太派出所民警黄海振、张天添在开展工作的路上,遇到一个独自在常太辖区利车村公路边行走的少年,民警立即下车询问其身份及情况,该少年称:其白天坐车前往常太辖区九龙谷景区游玩,下山时已无公交车,没有手机,也不记得父母电话号码,想不到其他办法只能慢慢走下山。民警得知该少年叫方某,记不清父母的联系方式以及自己的身份证号。
民警考虑到方某在夜间行走随时会遇到危险,便先把少年带回派出所进一步查询身份。在派出所,民警为其准备食物和水,随后民警根据其提供的姓名及人像比对,通过系统反复辨识,最终查找该少年身份信息方某。
随后,民警通过系统,连夜联系到方某家属,讲明该情况。最终于次日凌晨,由方某家属接回家。(林东霞 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