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忠门派出所——“三个转变”推进社区警务工作
【发布日期:2021-03-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110不如身边的民警”,在莆田市忠门镇西埭社区警务室,一名群众发出这样的感慨,原由是忠门派出所开展 “民警在我身边”活动以及社区民警专职化以来,使西埭社区人流纷繁的忠门街道路段更加井然有序,警情数量大幅下降。

这也是忠门派出所深入开展社区民警专职化,全面加强社区警务工作的一个缩影。改变在忠门悄然发生——


难点变亮点,警力下沉至基层治理最前沿


忠门街道一度是忠门派出所分管社区所领导林慕震眼中的治理难点之一,2020年发生在这里的警情就占了辖区总警情的十分之一”,如果能把这里治理好了,辖区的警情就能大幅下降。为此,自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开展以来,社区民警徐伟彬便长驻西埭社区警务室,他整合社区干部、网格员、巡防队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主动排查收集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并通过分发联系卡、建立警民联系群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熟识率,“现在广场商户、群众有求助或者有矛盾纠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我电话。”

今年1月,欧女士反映噪音扰民问题:啊梁生鲜超市利用喇叭外放产品价格,导致白天家里窗户都不敢开,影响身心健康。徐伟彬立即到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对超市负责人批评教育,并责令当场关停广告。222日,徐伟彬下乡时再次接到群众反映超市播放广告扰民,他立即联系店方,了解到系该店一名新员工内部沟通失误,又使用喇叭播放广告。为化解店铺与接到周边群众的矛盾纠纷,平复周围居民的不满情绪,徐伟彬建议店方张贴道歉公告,并且开展向群众免费苹果的活动,老板欣然接受。后经徐伟彬走访周边群众,大家均反映超市没有再播放广告扰民的行为,并对民警负责任的工作作风和超市改正的做法连连称赞。

“民警在身边,遇到矛盾纠纷能第一时间介入,让双方当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西埭社区村书记郑元超感触颇深,“民警在这里,有震慑力,打架和偷盗减少了,办理群众求助类事项效率提高了。”

除了勤走访,民警还把社区警务工作搬到了线上——依托警民微信群,主动添加群众为微信好友,收集群众困难和需求,尽己所能帮群众解决小事和琐事,打造“线上警务室”,辖区群众有困难和问题,也都更喜欢在线上寻求民警帮助。

“我正要准备按照客服的操作,先把钱转账过去呢,幸亏忠门派出所的民警及时赶到,不然我就要被骗了,太感谢了你们了!”123日,西埭社区的黄女士来到忠门派出所,当面感谢及时预警制止其被诈骗的徐警官。据悉, 12219时,忠门派出所民警徐伟彬接到上级诈骗预警指令,辖区西埭社区黄女士接到疑似诈骗电话,但黄女士电话一直在接通中,无法接收到公安机关的预警信息。徐伟彬接到指令后,迅速根据预警信息中的黄女士身份信息确定黄女士的居住地址,并立即赶往黄女士家中,发现黄女士确实正在与诈骗分子沟通转账事宜,要求黄女士立即停止任何转账行为,不要轻信陌生人。在徐伟彬的劝说下,黄女士意识到自己正身陷诈骗分子的圈套,并马上停止了与诈骗分子的联系。

“我们定期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提升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林慕震说。经了解,忠门派出所社区民警共创建各类警民联系群137个,群内人数16000余人。今年来,辖区警情数量同比去年下降10%


被动变主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农村地区,最容易发生邻里纠纷、土地纠纷、水沟纠纷等矛盾,许多矛盾纠纷更是历史遗留问题,是难啃的“硬骨头”。忠门派出所积极打造“天下你去走,家乡我来护”的新品牌,给“敢为天下先”的忠商打造安全无虞的“大本营”。为此,忠门派出所牢固树立联动合作、开放共治理念,积极对接镇村两级,邀请村干部、各村居德高望重的老人等力量组建派出所特邀调解员队伍,并密切与忠门法庭、忠门镇司法所、信访办等部门机构沟通协作,推动治安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紧密衔接、良好互动,建立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实现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

1月份,忠门派出所社区民警蔡隆在住村走访中了解到,辖区村民陈某洪要建房,而陈某洪与陈某来存在经济纠纷,因此陈某来及家人多次到陈某洪家中讨要欠款,并阻止陈某洪盖房而引发矛盾纠纷,为化解该起矛盾纠纷,忠门派出所分管社区所领导林慕震、社区民警蔡隆多次深入陈某洪和陈某来家中走访了解情况,联合村干部对纠纷进行调解,最终在民警的耐心劝说下,双方在忠门派出所达成调解协议,成功化解了该起纠纷。126日,陈某洪到忠门派出所送上印有“化解矛盾新枫警,排忧解难保平安”的锦旗,对民警为他们解决矛盾纠纷表示感谢。通过此次矛盾纠纷的化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忠门派出所践行“枫桥经验”带来的便利服务、矛盾化解和平安守护。


群众跑变民警跑,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忠门派出所始终 “以群众之忧而忧,以群众之乐而乐”为目标,常抓不懈为民“解忧愁,解难题,伸援手”的群众路线,推行“预约办、网上办”、“延时下班,主动上门”等服务举措。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户籍民警结合社区民警专职化制度,大力宣传户政业务“预约办、网上办”服务,通过“福建治安便民”平台,审核群众业务办理请求,群众材料提供不完全的,细心列举,认真说明,坚决不让群众“多跑一趟”。同时,还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主动上门服务,为有紧急业务需要的群众预约办理、延时下班,为群众提供最贴心最便利的服务。

“新生儿上户口需要提供出生证……”“这个表格这么填……”在西埔村黄大爷家中,社区民警蔡隆正耐心地讲解户籍业务办理所需的材料。“在走访住村时,我的警务工作包里一直放着一些常用的户籍表格,走访时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都会问一下是否有户籍业务需要办理,有的话就当场帮助填表接收材料,晚上统一拿到所里给户籍民警办理,第二天再送还到群众家中”社区民警蔡隆说道。

1月份以来,忠门派出所共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办证送证代办等服务25次,解决无户口人员2人。1月底,蔡隆在住村过程中了解辖区村民郭某因外地户口被注销而成了“黑户”而愁眉不展,工作生活目前极为不便。蔡隆主动来到郭某家中了解情况,详细询问外地户口注销原由,咨询户籍民警户口补录相关政策规定,并立即开展走访调查,收集补录户口所需的材料,经过努力,最终帮助郭某补录户口。(蔡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