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秀屿区埭头第一中心小学举行期末表彰优秀学生的“读书小达人”活动,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多年来,该校推出“群文阅读”“家校共读”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乡村每个孩子都能享受阅读。
活动现场,孩子们收获了阅读带来的喜悦和成长,现场还有不少家长也参与,有热心家长赞助了300多个书包等奖品,支持孩子们多阅读。“阅读不只是学生的事,家长也都在积极参与。”秀屿区埭头第一中心小学校长黄仁豹介绍,学校一直提倡“家校共读”,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据介绍,埭头第一中心小学在2019年提出了“校园静、书声亮”的目标,并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实践。“这个过程我们发现,真正的阅读必须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校情生情。”黄仁豹告诉记者,学校教研团队借鉴并提出了以“群文阅读”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同时展开了区级“群文阅读”课题实践研究。
鉴于此,埭头第一中心小学组织骨干教师,精心采编了一套“校本同步阅读”读本。记者看到,全套书涵盖一至六年级,按年级分上下册。读本与语文教材单元内容同步拓展,精选名家名篇,根据阅读训练点采编思考题;每单元末编有整本名著阅读推荐及读书积累要求,融“阅读读本、校本作业、写作积累”于一体,为学校开展“智慧阅读”“书香校园”教育实践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据悉,这些“校本同步阅读”读本5000册的印刷,由莆田市政协委员、埭头镇商会会长刘国清赠送。刘国清说,他是从贫困家庭过来的,在他儿时困难之时,别人帮助了他,现在自己有了能力也要帮助别人。他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报效祖国和人民。
黄仁豹说,全校师生对阅读都要身体力行,将读书与自身成长结合起来,以自身的行为带动学生读书。通过校本教材《群文阅读》的同步教学,在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同时,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学教研队伍,有效打造“书香校园”,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记者采访了解到,去年,莆田市也致力于在乡村校园播撒阅读种子,通过推进“班班有个图书角”阅读助学项目,扎根县域乡村基础教育一线,通过助学体系,提供长期、系统的高品质阅读教育办学服务,支持学校打造高品质的书香校园儿童阅读环境,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享有高品质阅读。
据介绍,该项目在各小学每个班级标配一个图书角,内含一套70本国内外经典图书和一个标准化书架;图书涵盖人文、艺术和科学三大领域,由24位国家书目审定委员会专家审定,实行分级阅读,突出儿童性、经典性、完整性,全面滋养乡村孩子的生命成长。(时报记者 吴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