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日上午,莆田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莆田市应急管理局召开部门组建以来首场新闻发布会。
会上通报了莆田市应急管理局组建以来在机构改革、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工作开展的有关情况,并现场解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5起,同比减少72起;死亡34人,同比减少3人;受伤28人,同比减少105人,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三下降”。全市无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该局自2018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引领,坚持边组建、边应急、边防范,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目前,机构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已初步形成。
该局成立后,应急管理能力逐步提升,重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收集全市各行业各类应急预案共计82个,并专门组织力量对现有应急预案进行重新评估和修订。初步形成以市消防救援支队为骨干,以部门、行业、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应急救援力量为补充,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全市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强化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筹备建设集应急技能培训、应急教育体验、安全技能考试、防震抗灾普及、应急素质拓展功能于一体的莆田市应急管理教育基地。
2019年上半年,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5起,同比减少72起;死亡34人,同比减少3人;受伤28人,同比减少105人,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三下降”。建立健全责任体系,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部署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和各类专项执法行动,检查发现隐患已整改9572项,责令限期整改1235家。
我市持续深化专项整治,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在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部署开展“树实体标杆,供可学模式”活动”,实现全市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全面修订《莆田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巩固提升全市1200个覆盖县、乡、村的自然灾害避灾点,建成A类自然灾害避灾点560个,B类自然灾害避灾点360个,5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投资2000余万元,初步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落实政策性农房保险叠加保险全覆盖,提升政策性农房保险质量,协助保险公司做好农村住房叠加保险保费收缴工作。(时报记者 吴芹芹 实习生 陈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