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罗屿港铁矿石对台首航,中国台湾籍“通捷”轮,正在装载27500吨的铁矿石。
本报讯 7月26日,在罗屿港口10号泊位,当天靠泊港口的中国台湾籍“通捷”轮,正在装载27500吨的铁矿石,满载后将驶向台湾台中港。
“这是该港口铁矿石对台首航。”现场执勤的莆田边检站执勤业务一科负责人刘吉明介绍说,“罗屿港口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矿石码头。”
莆田市是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之一,历史上商贸盛行,海船聚泊城下。目前,罗屿港口9号、10号泊位项目总投资为16.6亿元,分别建设30万吨级和10万吨级铁矿石散货码头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罗屿支线铁路直接开通到港区,与向莆铁路、福厦铁路、京九线、浙赣线相接,实现海铁联运“无缝”衔接,铁路每天正常发运3—4列,日火车装车作业量达1万吨以上。今年截止至7月23日,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25.32万吨,进一步发展成为福建省首个铁矿石散货交易市场、我国东南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和亚太混矿中心。
为亲情打造台轮靠泊“第一家园”,莆田边检站构建“马上就办”服务体系,民警24小时进驻港区,实行“5+2”“白+黑”制度服务对台海运航线,通过互联网预报等举措,做到“即报即检、即靠即作、即检即离”,最大限度缩短台轮停留时间。同时,该站针对台轮航程短、船员相对固定等特点,打造“30分钟服务圈”,向台胞提供出行注意事项、应急措施、气象预警等提示内容,最大限度便利台轮、台湾船员。
妈祖架心桥,两岸一家亲。今年,为更好发挥莆台经贸往来的区位优势和妈祖文化优势,莆田市还开通对台集装箱航线台北、台中、高雄——金门港(集中)——秀屿港,并推动莆田动车站台湾商品保税直销市场形成。(时报记者 郑育俊 通讯员 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