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仙游“小网格”托起安全“大服务”
【发布日期:2019-06-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去年1221日,榜头镇网格员刘某在南溪村日常巡查中,发现1处非法燃气售卖点存在安全隐患,立即通过网格化专用手机及时上报信息到镇网格化中心,随即镇村建站、安监站等有关部门组成处置小组,对该非法售卖点进行取缔,实现了安全隐患的早发现、早处置。”仙游县安办主任、县应急管理局局长陆进贵表示,自20178月仙游县依托县综治(网格)信息平台,成立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探索“网格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建立“网格队伍协助排查+职能部门依法检查”体系,着力解决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力量薄弱、监管纵向不到底等问题以来,像这样的事例,其实还有不少。“用句不太贴切的话说,那就是‘小网格’托起了安全‘大服务’!”

聚合力,织密基层“安全网”

仙游县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县域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1个街道、6个管委会和325个村(居)。县域总人口115万人。近年来,仙游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目前全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仍然薄弱,监管力量不足,县级安监部门平均人员编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削弱了专业的安全监管执法力量,导致监管力量难以持续,安全检查水平难以有效提升。县应急管理局结合该县实际,充分依托现有网格资源,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多举措推进“网格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经过资源再整合,凝聚力量,目前全县建成投入使用网格化信息平台324个,划分711个单元网格,并配备613名网格管理员和345名平台信息员,同时成立了18支乡镇(街道)网格巡逻队,共有队员448名。”仙游县安办副主任、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陈洪勇表示。

建机制,耕好基层“责任田”

记者了解到,仙游县探索以“网”为依托、依“格”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巡查、信息采集、源头发现、任务分配、问题处置、检查反馈、督查督办”等7步闭环、动态运转流程,强化信息化管理,打造安全隐患事项早发现、早预警、早解决工作机制,实现负有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与网格平台的互联互通、互为补充、有机结合。

——建立领导带队检查机制。县级网格有关责任人每月带队检查1次直辖网格,召开1次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并协调解决网格化管理问题;乡级(街道)网格有关责任人每周带队检查1次所辖网格,召开1次网格安全生产协调例会,研究解决每个网格中存在的问题隐患;村(居)网格有关责任人每周组织检查1次,召开1次网格安全监管碰头会,总结经验。

——建立分级处理处置机制。村(居)平台负责协调解决本辖区网格内上报的一般安全隐患问题,对村(居)现有监管力量督促不能立即消除的安全隐患问题,上报乡镇(街道)网格化中心。乡镇(街道)网格中心收到村(居)平台上报安全隐患问题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研判,并将安全隐患问题通报给本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指挥部,并做好跟踪督促,对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不能有效执法消除的安全隐患问题,上报县网格中心。县网格中心对乡镇网格中心上报安全隐患问题,审核处理后应立即转送相关县直职能部门,县直有关部门依法开展安全隐患问题治理工作。

——建立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县综治(网格)中心、县应急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对各责任单位开展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结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坚持“每季度一督导、每月一通报”制度。同时,建立工作档案管理机制,各责任单位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信息材料,定期报送至县综治(网格)中心,每月报送信息不少于2条;注重收集排查图片、影像资料、检查记录等材料痕迹,汇总成册。

凭借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织就的这张“安全网”,该县近600名网格员像啄木鸟一样,在不断地巡查中排除安全生产隐患,“啄”出一方平安。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谢晶晶)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