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区委、副区长林萍兰调研擢英中学食品安全工作站
荔城食药监分局局长陈鸿霖检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保障酒店
联合区检察院检查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省食药监局流通处督查城南市场冻库落实索证索票制度
镇海食药监所工作人员察看“明厨亮灶”食堂公示情况
“我今天在超市买了意大利面发现有变质的地方”,投诉者说道。“好的,那您请保留好购物小票和物证,我们会及时安排执法人员去现场查看。”值班人员耐心地提醒到。2018年11月21日11点37分,镇海所食药监值班人员接到投诉者的投诉电话,正在耐心记录着投诉者的投诉请求。
“投诉举报是倾听群众呼声、接纳百姓意见的重要渠道,是发现问题的前沿哨所。”镇海食药监所所长林洪敢说道,“我们实行24小时电话值班制度,细化了投诉举报工作流程,建立投诉举报人员岗位职责以及受理、办理、反馈、归档等制度,为投诉举报工作的依法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将投诉举报与日常监管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投诉举报快速响应机制,在接到举报投诉后,在第一时间派执法人员核实情况,掌握相关动态信息,需立案调查的,及时按案件审批程序办理,形成了完善的投诉举报网络”。林洪敢介绍,2018年,镇海所共受理投诉举报176件,其中食品类153件,药品类7件,其它16件,其中诉转案8件,至今没有一件因延报或漏报而被提出异议,办结率、回复率均达100%。
砥砺前行谱新篇,奋发进取新时代。2018年,镇海食药监所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服务工作。2018年,辖区共有各类监管主体3369户,共发放《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868份,新核准6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新发放小餐饮备案338份。全年开展食品药品各类专项行动36余场次,抽检食品药品562批次、处理各类投诉举报176件,查处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60起。
近年来,镇海食药监所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辖区地方党委、政府,坚持做到依法行政、公正行政、文明行政,立足本职,心系百姓,筑牢辖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坚固防线。
育先进促发展
镇海食药监所不断拓展充实食品安全社会共治“1+3+N”荔城模式内涵。2016年率先在新度镇沟口村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示范点,开启食品安全工作站1.0时代,通过村居食品安全工作站,解决农村、城郊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打通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2017年,正荣财富中心开启食品安全工作站2.0时代,在食品经营主体、消费者和监管部门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在食品消费的最前线,通过与商管公司的深度合作,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的精细化监管,在服务中实现与“放管服”的有机结合,打通食品安全“最后一米”;2018年,擢英中学食品安全工作站的启用,标志着荔城区食品安全工作站正式迈进3.0时代。
镇海食药监所充分发挥综治大网格作用,将擢英中学食品安全工作站融入到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集结监管部门、主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学校师生、家长等社会共治力量,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合力。挂钩领导陈苇主任说:“镇海所探索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的先进经验,实现从示范校园──校园周边──周边校园食品安全环境的全面提升,以擢英中学的示范引领,推广可复制的校园食安工作站模式,切实守护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为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切实提高辖区校园食品安全水平,满足广大师生食品安全需求。今年以来,镇海食品药品监管所积极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已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
在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作推进过程中,镇海所结合辖区学校食堂实际情况,鼓励引导学校食堂通过视频显示,对餐饮食品加工过程进行公示,将餐饮服务关键部位与环节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进一步满足广大师生知情权,同时要求餐饮服务单位自觉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食品加工操作行为、依法诚信经营。
目前,镇海食药监所共完成34家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其中擢英中学、莆田二十四中被评为省级“明厨亮灶”示范单位,擢英中学成为全市唯一一家集“明厨亮灶”、食安工作站、食安快检室等相关食品安全设置全覆盖的校园。
守底线补短板
为了强化重点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着力排查和治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中的风险隐患,提升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镇海所多举措加强小作坊专项治理工作,以重监管、抓创新、优服务为抓手,提前介入,靠前指导。监管人员到小作坊现场指导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制度,尤其是进货查验、台帐记录等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督促完善设施设备,严格按许可标准,指导食品生产小作坊按相应类别标准进行整改,本年度已新增取证小作坊6家。并对已取证的食品小作坊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小作坊有无擅自更改食品生产操作流程,有无添加国家明令禁止添加剂,是否建立进货查验和销售记录台账等,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引导条件较好的小作坊创建示范单位,今年新指导1家小作坊通过省级示范点考核验收,通过示范创建,努力创造以点带面的良好示范带动格局,引导和推动小作坊规范生产、健康发展。
针对小餐饮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小,从业人员众多,且多为低收入的群体,而生产经营条件较为简陋,食品安全隐患多、风险大,是食品安全问题易发频发的高危区的问题,镇海食药监所通过网格信息员开展对辖区内无证经营小餐饮的宣传,指导辖区内从业人员较少,规模较小,经营条件简单,未达到食品经营许可条件要求,但是经营食品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的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等餐饮服务提供者办理小餐饮登记证。在镇海食药监所的助力推动下以及镇街的紧密合作下,已发放小餐饮登记证338张,有力地减少了辖区内的无证经营情况,补齐食品安全监管的短板。
重服务惠民生
近年来,网络订餐发展迅猛,做好网络经营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成为镇海食药监所工作的新课题,镇海食药监所严格落实好《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结合日常监管,将网络订餐专项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有力推动该工作取得成效。
镇海所以监管人员为核心,采取“1+1+1”模式(即1名监管人员带1名网络订餐巡查员及1名网格员)组成网络订餐巡查小组,对城中村、综合体、街面、市场及周边的网络订餐经营商户进行全覆盖检查,并督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对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严格履行审查登记、公示及信息更新等法定义务。截至2018年12月20日,已完成巡查762家商户,逐步消除公众食安风险隐患。
“通过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推动食品安全管理和超市肉菜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逐步构建起来源可溯、质量可靠、群众放心的食用农产品消费环境。”镇海食药监所协管员林伟丰介绍说,为严格落实超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肉菜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社会监督”,选择群众日常消费的肉品、蛋品、蔬菜、水果、水产品,从种养殖、加工、采购、贮存、销售等环节加强肉菜质量安全管理,在生产端培育“放心肉菜供应基地”,在销售端培育“放心肉菜供应商”,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提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群众肉菜消费安全获得感。全市2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均在镇海食药监所辖区,全面加强了肉菜等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菜篮子”安全。
强宣传扬文化
为动员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增强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参与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镇海食药监所按照“结合实际、联系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食药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通过开展宣传咨询活动、知识讲座、科技活动周、设立展板、现场咨询、印发宣传资料、“药品活动月”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多角度的宣传,以吸引广大群众的关注,最大程度的扩大宣传面,大力营造人人关心,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为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高中学生食品药品安全意识,11月21日上午,镇海食药监所联合擢英中学食品安全工作站和镇海街道办事处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承诺签名、传统美食展示及品尝,红团现场教学及品尝,专家义诊等一系列活动的实施,把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有机地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师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提高了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有效的保障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通过品尝妈祖糕、红团等传统美食,广大师生亲身体验红团的制作过程,进一步宣扬莆田传统食品文化。
“这个宣传活动在我们学校举办非常好,因为可以学到很多在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同时,我会将这些知识传到给我的家人,让他们也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擢英中学的同学对记者说。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几名学生,学生们纷纷表示希望此次活动非常受用,从中掌握了很多有用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同时希望可以多举办类似的宣传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林洪敢 张丽冰 凌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