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是一种幸福”,这是东甲边防派出所户籍民警宋超群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90后的宋超群年轻、活跃,充满青春的朝气,从事户籍工作半年来,不论是村民还是乡镇企业职工,只要在窗口找到宋超群,就一定能圆满解决大小问题。
乐于奉献 为民解忧
户籍窗口每天就是与群众打交道,但工作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村民。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宋超群总是会换位思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周到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好评。
今年年初,一位老伯来到户籍窗口,二话没说就将户口簿及两本出生证扔在窗口柜台上,还大声嚷嚷“为什么我的孙子户口不能报”,一副火气冲天的样子。宋超群见状先请大爷坐下,然后认真审核了老伯提供的申报材料。“您好,您提供的材料不齐……”宋超群话还没说完,老伯顿时发怒了:“什么,缺材料,有出生证、户口簿,还要什么,这不是在刁难我嘛!”“别急,您听我慢慢说……”宋超群耐心细致地解释非婚生小孩补报出生手续。可老伯就是一点也听不进,甚至要挟说今天办不成这个户口,他就不走了。看着老伯那么激动,宋超群一边劝说一边递上了一杯茶。“您别激动,先喝口水,有什么难处,跟我们讲”。原来,老伯的大儿子常年在外经商,因为夫妻聚少离多、感情冷淡,几年前早早离了婚。临近春节,大儿子带着两个双胞胎孙子回来,老伯可真是又喜又气,可事已至此,申报孙子户口要紧。但根据非婚生小孩随父补报出生的材料和程序,本以为可以当场办理的户口,现在却要审批。老伯的大儿子提供不出产前检查记录等医院存档资料,又要花钱做亲子鉴定。本来就憋着一股气的老伯,火气一下子就窜上来了。为了能说服老伯做亲子鉴定,顺利办理户口,宋超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解释和沟通,他的真诚和真心让老伯也感动了……
春节节后上班第一天,老伯带着大儿子及两个孙子乐呵呵地来到窗口办理户口,一大家子别提有多高兴。他真情地握住宋超群的手激动地说:“真是对不起!请你不要往心里去,我们全家感谢你!”
敬业爱岗 履职履责
始终站在办事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困难,跨前一步释放善意,在政策允许的条件范围内,尽可能地帮助群众,这是宋超群在窗口办事的一贯原则。
今年3月,辖区初三毕业班学生小徐因为无法生育的养父母捡拾后使用假出生证为其申报户口被公安机关依法注销了户口,一下子就成了一名没户口的孩子。小徐刹时情绪低落,学习、生活都陷入了困境。
好心的村委会阿姨到派出所将情况告诉了宋超群。宋超群对小徐的处境十分同情,在详细地了解了相关情况后,查阅现有的户口政策并通过平日工作经验预判,为小徐恢复户口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符合领养申报入户条件的,只是材料要求很高。于是,他立即联系到了在学校读书的小徐。“小姑娘,你放心读书吧!你的户口我会帮你想办法的。”亲切的话语让小徐感到了社会的温暖,这又重新唤起了她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从此,宋超群就像哥哥一样时刻关心着小徐,利用空暇时间和社区民警一起下社区走访小徐学习过的学校、曾经的邻居、居(村)委会等调取、采集材料……单为小徐的一个小学学习证明,他就来回跑了三次。4月初,在宋超群的无私帮助下,小徐中考前一个月,欣喜地收到了领养申报入户审批通过的好消息。同时,教育部门根据小徐的户口登记证明为她及时办理了中考报考手续。
真情服务 便民利民
户籍工作既要积极稳妥,又要开拓创新,既要把握政策,又要方便群众。为了能给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群众办理户口时更加方便、快捷,宋超群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服务质量。
他每天早晨早早上班,打扫卫生,检查便民条、一次性水杯和纯净水,下班后将户籍室内的物品码放整齐后才离开,十几平方米的户籍室始终保持井然有序。平时只要一有空,他就走村入户进行宣传,发放《户籍便民小贴士》,让村民了解户籍业务的有关知识。他还主动向村民公布自己的电话和手机号码,只要村民提前预约他从不失约,并为他们办好每一件事。
今年农村土地确权,办理分户、回迁和身份证业务的辖区群众显著增多,一度办理人数为去年同期3倍,日均办理人员超过40余人次。宋超群主动放弃中午休息、早晚延长工作时间,使每一位到窗口办业务的居民都能及时拿到办结材料。为强化工作管理和流程监督,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宋超群还创造性地使用分色篮筐对受理材料进行传递盛放,使材料种类易于辨识,提高流转效率。对于发放的证件和办好的材料,则及时交还本人核对姓名、比较年龄、比对照片,确保材料收发不错无漏。
一滴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映衬出宋超群尽心尽职和不懈努力的精神。他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一片真情都倾注在户籍窗口工作中,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断传递为民服务的正能量。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通讯员 黄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