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时代新风吹暖春 ——城厢公安分局为民出实招办实事
【发布日期:2018-05-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我们创新工作思路,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渗透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使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城厢公安分局户政科科长黄毓青说道:“城厢区有一百多个村,我要把每个村都走完!”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更高要求。公安工作不能固步自封,走出去、说出来、一起干是符合当下时代要求的工作方式。

多元化参与:残联民政同向同行

残疾人多数行动不便,易自卑,难以有效沟通,很多人未更换身份证甚至未立户口,这些人没有证件领不了补助,只能靠亲人救济。近年来区残联招聘残疾人联络员,以残疾人联络残疾人的方式得到良好成效,一些不为人知或居家不出的困难户得以统计落实。“为有源头活水来!”残联带路、民警办证、民政补助同向同行走完这最后一里路。

时过谷雨,空气中带着一点点湿热。一台电脑、一台相机、一部采集器、一壶水,差不多10公斤的负重,这对一个需要进村入户的女民警来说并不轻松。“我们华亭镇有70多个村,有些困难户家里车到不了只能走路,很多残疾人严重精神病患者不愿意见生人,与他们沟通配合工作比较困难,顺利的话一早上也只能完成三五户。”华亭派出所户籍民警陈赛男说道,“相比起这些,一看到困难户如释重负的笑容我都觉得没什么。”

网格化管理:定期走访一题多解

2015年来,城厢公安分局大力推建网格化警务管理模式,实现一个中心多部门参与。在大数据时代,窗口化服务方式早已无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只有反复走访,一题多解的方式才能高效地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城厢公安分局党委、网格中心主任许小明说道:“我们选取网格员的时候,只要符合条件要求基本选取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乡里人’。”这些人面孔熟,地方熟,老百姓家里情况也熟,一项工作刚开展就知道怎么做、去哪里做、做些什么。目前困难户三个月走访一次,重点户每月走访一次。对社会治安管理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老陈家住华亭,年过7旬,儿媳孙子都在市区打工。今年4月一次在走访中老陈向网格员陈琼华吐露心事,原来老陈在家种了些庄稼养了些鸡鸭想给孩子们送过去,又觉得来来去去车费贵。得知此事网格员立即为老汉采集了公交老年卡的信息,证一出来网格员就给老人送上门去。老人拿到公交卡后激动地说:“还是你们年轻人办法多!”

信息化支撑:纵横覆盖,举头三尺有天眼

近年来城厢公安依靠政府支持,市公安局相关部门指导下新建11532个探头,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视频监控网。基本上城区全覆盖、村道全都有。

今年春节前夕,位于霞林街道下黄小区内一拾荒老人报案,称自己被入室盗窃。信息化警务中心民警崔舟在实地勘察现场时发现,窃贼非常可恶,该老人平时将钱放在一个铁罐子里。被盗当日老人去屋后称纸皮,窃贼进屋将铁罐内的钱全部掏走!据老人所述当时罐子里有一百多钱,虽然案值不大但对于拾荒者来说意义重大,崔舟立即传回路面信息根据监控画面摸索,一个黑衣男子进入警方的视线并在当天下午4时在南门一家网吧将窃贼抓获。钱早被买了包好烟交了网费,可是崔舟还是自掏腰包凑了堆零钱告诉老人“钱”追回来了!

目前,城厢公安分局已为困难户上门办证25张,网格员送证上门达200多起7000多张。服务永无止境,做好本职、创新模式是每一个城厢公安人新时代下对自己的新要求。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顾振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