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侨乡涵江区,有这么一群人,在违法犯罪分子眼里他们是如影随形的“鬼见愁”,但在老百姓眼里却是可亲可爱的“自家人”,他们就是市公安边防支队涵江边防大队的官兵。提起他们,老百姓可有很多的话要讲。
“人+物”,密织天罗地网
“警官,这么晚了还不休息啊?”“哈哈,这不年关到了嘛,我们也得出来多‘凑凑热闹’。”这样的对话经常出现在涵江边防大队的辖区里,为了防范打击“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这个大队每天安排警力在重点时段开展巡逻。“不管天色多暗,每天看见他们的警车时,我们都觉得很安心。”江口镇某小吃店店主说道。
近些年,随着科技发展,高清监控探头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物防设备。为了提升辖区治安管控水平,2017年这个大队在辖区中新增监控探头50余个,辖区的监控探头总数超过2500个。“满村都是摄像头,偷鸡摸狗的人就是有贼心也没贼胆哈。”三江口镇高美村陈大爷领着记者在村中转了转,村里居然有百来个摄像头,分布在各个重要路段、路口。2017年以来,大队通过监控探头破获了9起盗窃案件,其中3起是系列案件,1起系列抢劫案,找回走失老人儿童13人次。
监控探头织成“天网”,但许多案件只靠监控可破不了案,必须依靠“人”,才能为老百姓讨回公道。江口镇居民薛先生最近逢人便提:“江口边防派出所的邱警官真是神探,居然两个月就把诈骗我的人抓回来!”原来,2017年9月份,薛先生被电信诈骗42万余元,当时感觉这笔钱肯定没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到涵江边防大队江口边防派出所报了案。由于案情重大,江口边防派出所立即抽出精干警力负责侦查,根据银行账号线索,办案民警连续奔赴浙江、广东、四川三地辗转千里调查此案,最终于四川成都将犯罪嫌疑人陈某抓获,为被害人挽回损失18万元。
尽职尽责的民警加上数目众多的监控探头,织成一张保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的天罗地网,让犯罪分子无可逃遁。涵江边防大队大队长林祥介绍道:“2017年,我大队辖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分别同比下降40.6%、20.7%,老百姓最关心的“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44.8%,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情+法”,专解百姓烦忧
公安机关不仅承担着打击犯罪的职责,同时也肩负着服务群众的使命。日常工作中,他们不仅要严格依法办事,还要以一颗赤诚之心关心百姓、解决困难,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陈警官,谢谢您,这么多年我终于有户口了!”2017年12月,家住江口镇龙津街的李女士为江口边防派出所户籍民警陈健送来了一面锦旗。李女士1978年从南平回到江口生活后,由于没有认识到户口的重要性,加上不懂户籍管理政策,未及时办理户口迁移,以致成为“黑户”。近几年,李女士发现由于没有户口,致使其无法享受新农保等惠民政策,但又无法提供相应证明资料申请办理户口,小小一个户口成为了李女士的心病。户籍民警陈健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急群众之所急,积极联系涵江公安分局户政科咨询相关政策,并多次下乡走访调查为其收集身份信息材料。经过民警不懈努力,终于帮助李女士解决了近40年的“黑户”难题!陈健感慨道:“我们对群众说一句‘不行’很简单,但这对群众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事。”
“公安民警严格依法办事无可厚非,但很多问题仅凭法律条文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涵江边防大队官文政委总结道。“一个合格的民警除了有‘法’还要有‘情’。”
2017年10月的一天,江口边防派出所接到一起特殊的警情:“警察同志,我们村的庙让人烧了!”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嫌疑人”竟是一名8岁的孩子,因为在供桌下玩火竟将庙里的菩萨给烧了,村民们义愤填膺地投诉“熊孩子”的“斑斑劣迹”:多次离家出走、不去上学甚至还会偷东西。民警按照法律规定对他做出了不予处罚、严加管教的处理结果。
从法律角度来讲,事情至此已经结束,但包片民警颜杰看着这个年仅八岁的顽皮小孩,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果仅仅这样处理,今后肯定会害了他。”在之后的走访调查中,颜杰了解到,孩子由于父母很早就离异了,从小缺乏关爱,导致形成叛逆顽皮的性格。颜杰立即将这名孩子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积极同孩子的家长和学校沟通,并定期到学校和家里关心了解孩子近况,通过警、校、家三方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引导工作。据家长和学校反映,这名孩子最近已经乖了不少,没有逃学和离家出走的情况。
“老+幼”,百炼幸福侨乡
涵江区有侨眷侨属21万人,旅外侨胞多达80万人,分布在69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著名侨乡,当地青壮年多在外省外国经商,辖区呈现留守儿童多、空巢老人多等特点。涵江边防大队将敬老爱幼作为社会治理的重点工作,每逢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这个大队都会组织官兵来到辖区养老院,陪老人们亲切地聊家常,仔细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并帮忙打扫卫生,用实际行动和关爱之心温暖他们,让养老院的老人们感到无比的温馨。
“李爷爷,您一定要记得按时吃药。”大队上士刘波向刚领取完药品的三江口镇抗美援朝老兵李流民叮嘱。这样温馨的一幕发生在义诊活动现场,考虑到老人腿脚不便,大队多次联合省医务志愿者协会、涵江区检察院以及民间志愿者团队,邀请医学专家组织开展军民融合送医送药义诊活动。
在涵江区,有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没有父母亲情的怀抱,由年迈的爷爷奶奶陪伴成长,独自感受着与年纪不相符的孤独。与普通的留守儿童不同,他们与父母之间,隔着一整片大洋。他们就是“洋”留守儿童。“警察哥哥,我要看妈妈。”留守儿童小梅向民警撒娇要看妈妈,民警立即掏出手机让小梅和远在阿根廷的妈妈视频聊天,幸福温馨洋溢在“留守儿童服务站”。
针对留守儿童假期易出现事故的问题,2012年起,这个大队联合仰恩大学志愿者团队,每年暑假在江口镇新墩村开办“暑假夏令营”。一到暑假,大队官兵就和仰恩大学大一支教团人员一同到夏令营暑期班,给孩子们开展安全教育,讲授文化知识,开展关爱活动,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文化水平。
“其实我既有铁骨也有柔肠”,这句歌词正是涵江边防大队官兵的真实写照。面对犯罪分子,他们铁骨铮铮、冲锋在前,面对人民群众,他们温暖热情,守护一方安宁!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陈宇立 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