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话说清香满仙游的香樟
【发布日期:2017-11-2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金沙村千年古樟

 

 

 

济川村的“樟抱榕”

 

 

香樟,别名樟树,在仙游众人敬仰,因为它是人见人爱的“县树”。仙游人对它情有独钟,偏爱有加。

在置县1300多年的仙游,世世代代爱樟、植樟、护樟,古时多作风水树、纳凉树、村庄标志树等栽培,从未间断。至目前,种植面积累计高达近四千亩,主要作为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因为勤劳可爱的仙游人都爱把香樟当做风水树用心呵护,从城市到乡村,从房前到溪边,广而种之,随处可见香樟的美丽身影,嗅闻樟树飘香的氤氲,因为别的树木容易招虫,虫类就怕它。放眼望去,但见株株树冠广展,远远伸向四面八方,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冬天,无论风雨雷电,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苍劲洒脱,像把把大绿伞让人们免受烈日暴晒和风吹雨打,更可驱虫杀菌,吸收臭氧,净化空气,名副其实的成为仙游人的“幸福树”、“和谐树”。

香樟系国家Ⅱ级保护树种,可谓全身是宝。不仅树干、树叶、树根可提炼樟脑和樟油,利用价值很高,同时香樟木材还是材质上乘的用材树种,为高级家具、工艺美术、雕刻及制造船舶等的珍贵用材。由于樟树木材耐腐,花纹美观,香味浓郁,能防腐防虫,消除异味,香气持久,具有很强的防癌抗癌作用,特别是木质细硬,芳香沁心,不易变形,切面光滑,油漆后色泽美丽,将为仙游“艺都”下步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充足的木头。

“樛枝平地虬龙走,高干半空风雨寒。春来片片流红叶,谁与题诗放下滩。”南宋名士舒岳祥笔下的《樟树》诗句从耳边响起,仙游土生土长的一棵棵四季碧如春的大樟树便出现在眼前。其实,香樟树也是长寿树,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仙游的古香樟共有41株。古樟像村里的守护神般矗立村头,最著名的是这四株:龙华镇金沙村一株粗大的古樟为唐天宝年间阮氏先祖阮鹏所植,树高18米,主茎周长5.88米,树冠覆地600多平米,人们昵称为“千年古樟”,19891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大济镇垅溪村垅底1株“人字樟”,高20多米,树围5米多,主茎有2个头,在3米处两株合成一茎,尾茎形成一个人字形,故名“人字樟”,19834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石苍乡济川村云潭樟仓1株樟抱榕树,中间为榕树,两旁周围为樟树,恰似“一身两臂同根生”,故称“合欢树”,19891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盖尾镇芹林村两株古樟,相传是仙游籍状元林济孙于元朝至正元年中状元后栽植,至今茂盛无比。

最奇的是仙游的每一株古樟都流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屹立金沙宫前的“千年古樟”,主茎表皮斑痕密布,点点洞穴,树茎似一条巨蟒蠢蠢欲动,树墩裂口似蟒蛇张开大口,树杈绽出新叶,似蟒蛇喷射出道道火焰;相传金沙村阮氏先祖在阮里山为南麓的一片旷地择块宝地风水名曰“蟒蛇穴”,植樟树为风水树,背靠阮里山,依傍金沙溪,镇卧金沙宫;阮族子孙一直视这棵古樟为他们的“始祖树”,世世代代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予以爱护,让这棵千年樟树四季吐绿飘香,焕发活力,招引海内外游人慕名观赏。而游洋镇梧椿村吴氏宗祠东边小山坡的古树保护公园里,则矗立着一棵树干底部中间有个大洞的古樟树,树龄高达1000多岁,树高46米,胸径323厘米,树冠庞大,枝叶繁茂,遮天盖地,根脉纵横,深邃广大,需六七个人手拉手才勉强可以把这棵高大的樟树抱住。据村里的老人吴光权介绍,“在小时候,这棵大樟树就有个大洞,当时洞里还可以容纳一个大桌子,供当地村民烧香拜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发现大樟树的洞也越来越小,再也钻不进去,所以这个传统的习俗就渐渐地消失了。”

“两个树头共一身,交合跨越溪圳边。行人路过观此树,双眼直疑看出神”。这首民谣说的就是大济千年人字雄雌樟。原本两棵树长成一棵交合了无痕迹的“人字樟”,主要是随着年代、气候、环境的变化,久而久之,其树的不断成长和树的生殖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雄树和雌树共有的隐私。但一直以来仙游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雄雌樟交合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中秋夜,皓月当空、秋风阵阵,约三更时分,有位老农荷锄到田里去引水灌溉。当他走到“人字樟”所在的张厝自然村溪边时,忽而见到溪圳东西岸的两棵雄雌树樟,随着秋风阵阵的吹拂,悄悄地慢慢地交合在一起,好像在紧紧拥抱,不肯分离。这个老农屏息凝神看得神奇,一声不吭……翌晨,他把昨晚偶遇看到的两棵樟树交合的实况告诉了大家,全村男女老少都纷纷跑去看个究竟,果真属实,都惊讶的说,“明明昨天还是两棵树,今天却变成一棵树,真是人间一大奇迹啊!

其实,与“雄雌樟”相比,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树中有树的“南国奇珍樟抱榕”。在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石苍乡济川村云山书院之后,长有一棵植于唐宋之际的“樟抱榕”,树干一分为二,从中生出一棵“年轻”得多的榕树,呈环抱之状。据说,数百年前,可能有一只飞鸟嘴里含着榕树的种子飞过千年古樟树上空,恰巧把种子扔下来,在樟树温暖肥沃的“子宫”中生根发芽,吸收樟树母亲的养分茁壮成长,结果榕树长大后把千年古樟顶裂分成两枝,如一只挺拔的少年般,端立于樟母丰腴的胸匐上,便形成不离不分的“樟抱榕”奇观。像这么大的双生树,全国仅发现两株,因而这棵高28米左右,胸围18米以上,冠径近30米的“樟抱榕”,如今已是国家级重点文物,被编入《中国旅游奇观》,成为仙游县的“生态地标”,每天都吸引着一拨拨游客来慕名观赏。(陈国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