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珍 陈永威 凌明信
收获,是耕耘的孪生姊妹。涵江区工商局干部林至煜日前就收获了一份大礼,在全国消费者投诉调解技能大赛福建赛区中,他荣获个人二等奖。他用心点亮消费的明灯,为红盾添了彩。扛起“红盾”在肩,怀揣“红盾”情缘,在维权中,在捍卫“红盾”的尊严中,涵江“工商人”亮出了播放电影这一招:播放百场电影,将12315食品维权案件寓教于乐,让经营者和消费者在轻轻松松中,读到了食品的安全知识。这些细节,只是涵江“工商人”全力打造文化品牌的一个缩影。
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门面”。涵江“工商人”用现代文化精神充溢心灵空间:强化文化建设,展示奋发有为的团队风采;支持经济建设,展示优质服务的公仆风采;依法履行职责,展示公正严明的卫士风采。打造服务品牌,打造维权品牌,打造执法品牌,打造文化品牌——在全力打造社会公认品牌中,在全力打造工商文化园中,涵江“工商人”找到了助推经济发展的精神推动力、价值支撑力和起飞牵引力。他们的双肩,红盾鲜艳;他们的头顶,国徽巍然。
那么,涵江“工商人”是如何进行工商文化建设呢?
廉政文化吹好风。工商文化有利于自敲警示钟,增强免疫力。涵江“工商人”聘请13名社会各界人士为特邀廉政监督员,开展面向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活动,推出每月廉政短信提醒新举措。干部职工从信息平台上读到了廉政警句、格言,增强尊廉、倡廉、崇廉、行廉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觉抵制腐败行为。
谈心交心促和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心交心是做好思想工作,消除矛盾误会,确保内部和谐的重要手段。该局党组按照老、中、青三个层次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辅导,特别是对80后的年轻干部开展集中辅导,了解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解除困难疑惑,矫正认识偏差;工作上安排业务能力强、作风端正、耐心敬业的老同志进行传帮带,引领年轻干部快速转变角色、适应环境。党组成员挂钩各工商所,采取定时或在重大节日、人事调整、敏感时段等进行交心谈心,做到“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虚、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弱”。同时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开展思想形势分析,注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掌握思想动态,解决矛盾纠纷,稳定干部思想。机关各股室加强对工商所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抓好整改,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均衡健康发展。
打开窗口铸品牌。窗口有一个文化的缩影,也有一颗颗爱心,因此,窗口的点滴小事,常常能化作春风,温暖人们的心,给社会带来文明新气息。涵江“工商人”就打开一扇这样的窗口:加强服务水平,规范服务标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推行“绿色通道”,还有县域通办制、一人办结制、预约服务制等服务措施。时刻保持微笑的面孔、热情的工作态度,积极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结合“服务发展当先锋”活动,扎实开展企业大走访、基层大走访,深入落实为民服务创先争优项目,倡导行业文明,优化窗口服务。2010年被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示范点,被莆田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窗口”。今年8月份,顺利通过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的考评验收;他们的检查大队正在向省级“青年文明号”高歌猛进着。
一腔热血倾维权。12315工作繁杂而琐碎,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很多,甚至吃力不讨好。只要群众反映的情况有理有据,有法可依,就积极支持,只要举报的线索属实,就立即查处。涵江12315服务台始终恪守服务宗旨,随时随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并根据辖区行业特点,不断拓展消费维权网络。目前已经在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企业、专业市场、超市等设立288个12315维权站点、13个消委会分会。同时深化“12315”的品牌形象,加大全社会对“工商人”的认知度,使广大工商干部职工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工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09年开展多元化调解衔接工作,建立多元化、多渠道、联动互动、资源整合、协同作战的纠纷调解机制,把消费维权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调解”工作中。以“温馨友好”、“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基本确立了以调解协议效力确认、委托调解、协助调解三种纠纷调处方式为基础的调解衔接工作运行机制,消费维权工作深受各界好评。2010年12315服务台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8-2009”年度调解衔接工作集体嘉奖。
挖出典型树标兵。人类社会行为需要引导和示范,一个典型的出现,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效法的楷模和参考系。榜样是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是无穷的。在工作中,涵江“工商人”注重发现并挖掘基层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同时加强培育、正确引导、大力宣传、推广典型,扩大典型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开展月度党员先锋岗、优秀共产党员、十佳优秀干部等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创先争优,在队伍中营造学习先进、弘扬正气、树立形象的良好氛围。
弹唱吹拉歌盛世。陶冶情操,琴棋书画,清脆歌声歌盛世,墨吟书画抒豪气,在涵江工商局的图书室、棋牌室、健身室,这样的场面经常有。书法、摄影、绘画、读书、歌咏、演讲、体育比赛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工商人”的凝聚力。他们还通过内部简报、红盾信息网,对这些人人俱乐个个添欢的精彩瞬间作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壮骨强身攀高峰。在涵江“工商人”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他们这样全身心演绎出来的镜头:篮球场上跃飞虎,碧水池中腾猛龙。那登山的路上,曾经留下他们冲刺快上的加油声和欢笑声。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愉悦身心。这是一项让“工商人”既欢心又受益的工商文化。
改善设施展风采。着力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是工商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涵江“工商人”进一步优化办公服务和生活环境,各登记窗口、12315维权中心、执法办案装备、室内外布置及办公设施的设计、配置统一规范,办公场所的公告栏、流程图、标志全部采用统一的背景、色调、图案,形成有特色的工商文化。近年来,他们斥资60余万元修缮工商所办公楼,为干部职工提供一个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斥资12万余元在局机关、工商所修建阅览室、乒乓球室,建立荣誉室、读书室、党团活动室、电教室等,充分发挥文体活动启迪思想、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升华境界的作用。
搭好平台育新人。做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氛围,建设工商文化,同样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干事的有奔头,不干事的没市场,为此,涵江“工商人”为干部职工们营造了四个氛围:摒弃陋习,自我完善,不断充电的学习氛围;内和外顺,围绕全局,共谋发展的工作氛围;以人为本,坦诚相处,和谐互助的人文氛围;关注民生,嫉恶如仇,铁拳执法的执法氛围。在推进工商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他们想方设法为年轻干部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为年轻干部提供培训、交流和锻炼的机会,使个人融入单位之中,视事业为生命,视工作为乐趣,干出一番成就。
涵江区工商局陈德明局长认为:过去,工商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市场秩序上,更多的是对市场主体的监管;现在,工商文化已由理论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工商干部给人的印象不再仅仅是硬性执法,更多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特性,要以工商文化为主线,打造一流工商业绩。工商文化是法治文化与道德文化的融合,加强工商文化建设是强化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工商部门是社会的热点行业,担负着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加强工商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廉政成为一种虔诚信仰,一种热情追求,一种自觉实践。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力倡导与人为善、同舟共济、关爱宽容、团结和谐的新风尚,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
志存高远,文化强局;立足长远,形象立局。涵江“工商人”正全力推进工商文化升档进位。路在突破中铺,汗为跨越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