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发展,今年初以来,相继启动盖尾瑞峰工业区、郊尾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宝泉工艺产业园、枫亭石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超过10亿元,从而推动企业进园区、产业园进工业带,形成了以全长26公里仙港大道为主轴的临港工业带。
“这次与仙游县签下投资4000万美元的针织项目,主要看重临港工业带投资环境的改善,在地理位置、劳力资源、原材料等方面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福建德兴纤织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思钦说,他与仙游干部接触,无论在办理项目的审批手续,还是在征用厂房建设用地,都享受到保姆式的服务。
“现在临港工业带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县委、县政府大规模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这里已成为民资回归聚焦的热土。”云南远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清华去年带领云南仙游商会会员企业抱团回乡投资,已签订鲤南建材城的投资协议,项目投资额达3亿元。
正和肥业有限公司,是仙游县去年从山东引进的民资回归项目。厂区用地66亩,需建设20000多平方米硬化地、8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特别是要建88米高的南方首个钢结构复合肥生产设备塔。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程量,谈何容易?公司董事长郑洪富说:“这里原是荒坡,没水泥路,不通水电,要建成这样一座复合肥厂,最快也要6个多月。”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当地政府“立体式”服务下,正和肥业从厂房动工到投产,仅用了不足100天。
像正和肥业这样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建成投产的项目,在仙游民营创业园这片投资热土上比比皆是。仙游县项目服务中心的一位同志给出一串数据:新年第一天,民营创业园有50个涉及工业、能源、民生的项目开工,已有35个项目如期竣工,总投资突破12亿元。
如今,仙游临港工业带集聚4个产业园,开竣工项目200个,完成投资50多亿元。借助临港工业带这个“撑杆”,仙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三年新增36家,工业总产值从22亿元增长至32亿元,年递增22%。 (郑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