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市政协调研非遗保护情况——委员建议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尽快筹备建立展示馆
【发布日期:2010-05-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图为市政协副主席林惠中(左二)带领调研组在荔城区非遗展厅调研

本报讯 5月25日至27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由市政协副主席林惠中带队,深入各县区专题调研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了解其保护、传承、利用及申报情况。
调研组先后实地考察荔城区非遗展厅、黄石惠洋十音,涵江区集友文十番演奏、华昌首饰金镶玉百年传统工艺,仙游县十音八乐、枫亭糕制作工艺,城厢区东汾端午节化龙船、复茂百年大礼饼等,听取有关部门情况介绍,着重了解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效、经验与做法,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非遗保护与开发力度,经过努力,初步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目前,我市拥有1个世界级名录(《妈祖信俗》),6个国家级名录(《湄洲妈祖祖庙祭典》、《莆仙戏》、《仙游枫亭元宵游灯》、《黄石惠洋十音》、《黄石沟边九鲤舞》、《莆田春节“做大岁”》、《妈祖回娘家》等,19个省级非遗名录,85年市级非遗名录,4个国家级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8个省级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36个市级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调研中,委员们建议,在非遗的保护、抢救与开发中,要扩大宣传,增强全民保护意识;要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加大投入,配足人员,确保我市非遗长期生存及健康发展;要尽快筹备建立非遗展示馆,鼓励民间资金投入,调动市民参与热情,展示莆田深厚的人文底蕴。
林惠中副主席对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就下一步工作,他指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做好全市非遗普查工作,摸清家底;要借鉴国内外非遗保护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市实际,建立非遗保护体系;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让更多的热心人士参与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形成合力;要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根据社会的发展,进行适度的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时报记者 郑育俊 文/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