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城市管理,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湄洲城管局不断优化城市管理职能,助推建设美丽湄洲。该局在创新城市管理方面,给力科技型城管管理,配备“神器”无人机和电动钢筋剪进行辅助执法,引入无人机进行航拍为城市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画面和数据,既让市容脏乱差、违章搭建等城市乱象无处遁形,又极大提升了执法取证效率。同时,执法中队配置电动钢筋剪补充了拆违装备设备的不足,保障了“两违”集中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解决目前城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现状,湄洲城管局按照区管委会和市执法局的安排部署,配合区城管办加强数字化城管建设,用信息科技手段推动城管工作与时俱进。据统计,2016年10月份数字城管系统正式运行以来,该局办理数字化城管案件619件,办结率99%以上,内容涉及市政设施和市容环境等,办案质量获得较高的满意率。此外,建立局内微信工作群和2个分群,日均上传工作动态100多条。通过微信群加强各部门、中队之间的联系,实现工作环节的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城市管理直接关乎民生民利。湄洲城管局从民生诉求做起,积极主动参加各项公益活动,每制定一项标准,每组织一次整治行动,都会将工作情况进行公开,接受市民监督,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占道经营管理一直是城管工作的一个难题,在湄洲兴岛路,由于地段临近学校人流量大,一些商贩将商品摆在道路上进行经营,原来不怎么宽敞的道路被商贩占用,一到放学,不少学生就不得不走机动车道,非常不安全,商贩的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交通,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得知该情况后,该局组织中队开展了专项整治,对占道经营“钉子户”实施暂扣,并通过微信平台将工作做法、暂扣物品处理的方式及时向外公布,整治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进行的非常顺利。后来,又有群众反映,环境虽然干净了,但是晚上有时候想吃夜宵又不太方便。经过调查走访,该局出台了管理办法,将原来零散的夜宵摊点,整合为一处夜宵特色点,并规范了场所设置、营业时间和保洁要求,既维护了交通秩序,又繁荣了市场,还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 (时报记者 林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