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小窗口”也有“大作为”
【发布日期:2016-12-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12月21日,冬至伊始,江口镇江口边防派出所民警林荣华刚推开了户籍大厅外冻冷的折叠门,同往常一样与所门口“警民健身广场”晨练的六旬老人林金天微笑着打过招呼,不远处便传来了报晓的啼鸣。林警官搓了搓冻麻的双手,哈了口热气,便坐在办公桌前执起笔翻开了工作记录本,开始“书写”起这个所户籍窗口平凡却又不简单的一天。
温情窗口:让锦旗评说冷暖酸甜
在林荣华工作记录本扉页工整地书写着这么两行字:“一思一言,当为民所谋;一举一动,当受民监督”,每日清晨翻开记录本品味警言业已成为他每日的必修课,6年的户籍工作经历,受过误解,几多辛酸,一路走来,难免让人感到身乏心疲,但也总能回忆起一面锦旗的故事让他重新振作。
今年的流火七月,家住海星街的辖区群众李文民携着一脸豆大的汗珠急匆匆的跑进了户籍大厅找到了林荣华,将一面金丝镌绣的锦旗塞进了林荣华怀中,打开一看,“为民务实”四个大字金灿灿的光芒投射在了林荣华夹带着欣慰笑容的脸上。
“真是要感谢林警官不辞辛劳地帮助我们,否则我的女儿不知何时才能享受正常孩子的生活了。”老李一面道谢,一面向在大厅内排队等待的群众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老李的孙女李思晗今年14岁,但因是未婚生育儿童,出生时没有领取相关医学证明,且从小由其祖父母抚养长大,长期以来没有申报户口,虽然已经在校就读,但落户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她的“临时学籍”也无法满足其升学需求。
“孩子的教育是决定一生的大事,这叫我如何不管不顾。”获悉这一特殊情况后,林荣华可是坐不住了,他一方面动员李思晗长期在外务工的母亲尽快回家配合办理户籍申报,另一方挤出休息时间深入村委、学校和邻居调查核实情况,并积极协调区卫生局和分局户政部门为其补办出生证和上报入户审批。
“微信运动”中记录着他为此每日来来回回万步的努力,“通讯记录”里除了与各部门的联系,他却翻不着与3岁女儿的最近通话记录。
经过不懈努力,困扰李思晗多年的“黑户”难题解决了,林荣华成功为她补办了户口,很快,她的学籍问题、医保社保问题也迎刃而解。喜上眉梢的老李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特地定制了一面锦旗赠予该所。
绿色窗口:让服务暖到百姓心里
江口镇是全国闻名遐迩的的侨乡,经济繁荣昌盛,治安平稳安定的辖区实际,吸引来了庞大数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江口边防派出所户籍窗口业务量也随之增大。越发庞大的业务量、越发严谨的办证手续,“人多排队慢、扎堆办证难”的现实问题又摆在了林荣华面前,特别是岁末年初之际,这个所户籍大厅总会迎来一个个返乡办证的“井喷式”高峰期。一份忧民情怀,酝酿一个大胆设想,一个集预约咨询、送证上门、错时延时等便民服务于一身的“绿色窗口”由此开辟,林荣华主动请缨,亲身作为试点,践行自己“为民务实”的不懈努力。家住五星村的林常乐已年近半百,说起今年大年初四的经历,这位老人仍然记忆犹新。“我老伴儿身体不好,看病治疗急需办理二代证。听说这个所推出lsquo;绿色窗口rsquo;服务,年初四的前一晚,我便联系了林警官,预约第二日下午五点半他下班后我们去办证,林警官也爽快的答应了。”
当日下午,林荣华在等待老两口中办完了户籍大厅最后一张身份证,抬头看了看头顶的挂钟,已经六点半了,两位老人这才步履蹒跚的走进来,林荣华一个箭步上前迎接,小心翼翼的搀扶老人坐在板凳上,一遍又一遍的引导老人配合拍照,终于成功的采集了身份信息。并驱车将两位老人送回了家,林老伯交织着感动与歉意的复杂情感,邀请林荣华到自家中吃饭。“谢谢老伯,但前面村腿脚不便的张大妈还预约了我7点去家里采集信息咧,还剩10分钟了,顾不得吃饭了,我得赶过去呀。”
林荣华仅留下这么一句话,便驱车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
移动窗口:让走访在平凡中闪光
一个电话3分钟,江口镇五星村侨胞宋俊成足不出户,轻松办妥了侨胞户籍注销的手续。户籍警林荣华从上门受理再到上门送证,着实让老宋感受了“如坐春风”的亲情和温暖。
一部标有“流动治安岗”的多功能警务在李厝村村道上停了下来,这部警务车每天早上9时到晚上7时在辖区内开展动态巡查。除了受理警情外,警务车还提供现场办理简易手续证明的服务,群众也亲切称它为“户政大篷车”。一名拿着户口簿从车上下来的侨眷补充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证明、开手续,不用再劳神费力地跑到派出所等候办理了。”
前面村曹国民老人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因病坐轮椅多年,老人平时口齿不清,与人无法正常交流。在“户籍大篷车”上,当林荣华握着他的手采集指纹时,老人却连声说:“好,好,谢谢”。老人的儿子曹某感慨的说:“父亲平日里几乎不给人以回应,今天他却能感觉到警察同志是来帮助他的,难得说了句清楚的话,谢谢你们,确实为咱老百姓办了好事!”
转变执法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是为了让群众更直接的感受到边防服务的细腻和人本情怀,最终推进的是“服务为先、以人为本”的“和谐侨乡”建设。
今年来,这个所户籍窗口共预约受理群众咨询498人次,提供延期、错时办证服务73次,办理涉侨证件及手续达1600余件,收到群众赠与锦旗4面,提供走访及送证上门服务62次,实现了100%送证到家,。
夜深了,林警官仔细端详着这天笔记本上的记录“服务群众31人”“送证上门8张”“李厝村张阿姨的户籍证明今天还没送到本人手上”,他心中计划着明日的工作,合上工作记录本,搓了搓冻麻的双手,哈了口热气,在平凡中结束了户籍窗口不简单的一天。(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王鹏强)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