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妈祖畔的坚守 ——湄洲湾北岸边防大队“无缝对接”服务驻地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16-12-0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莆田市边防支队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边防大队座落“中国麦加”之称的妈祖城。成立两年来,该大队及下属山亭、湄洲、东吴3个边防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围绕妈祖特色,吸收灵气、拓展人气、守护财气,创造性开展工作,通过“立体防控”、“旅游警务”、“亲清警企”等措施,积极服务北岸经济社会发展。
灵气:“立体防控”守护妈祖故里
“边防所吗,我的渔船沉没了,在文甲海域,请求帮助,请求帮助——”一声紧急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山亭镇的宁静,接警后山亭边防派出所紧急启动无人机救援预案,1分钟内无人机起飞,3分钟船艇出海,5分钟无人机找到落水船员,8分钟后船艇到达救援位置并把人员安全救上船。
这是该所发挥无人机“空中鹰眼”优势开展的一次紧急救援,针对沿海管防的新形势,该所创新沿海管防思想,常态化与友邻单位在确保重点项目推进的同时又确保配合协作,将无人机“空中鹰眼”功能纳入各类协同工作预案并开展演练,形成空中巡、陆上堵、海上截的海陆空三栖作战态势,探索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反偷私渡、交通管理的工作方法,提升了重点地域、重要节点的治安管控能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至无人机投入使用以来,共开展联勤活动10余次,疏导交通9次,为辖区船舶引航27次,救援落水船员2名,抓获无合法手续成品油100余吨。
空中优势有了,传统的阵地可不能丢。为应对警情变化该所将原工作站迁移至文甲码头,建成一个集地方海防建设文化历史、渔船民流动图书室、警民共建史画、美丽渔村、渔船民交流平台于一体的“渔船民驿站”,推出了独具风格的“两站一中心”(游客驿站、渔船民驿站、轻微治安案件调处中心)勤务运行模式,新的工作模式在解决海上纠纷、维护治安秩序、保障渔民权益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年内,依托警务室等,圆满完成G20、首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重大安保和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10场次。
2年来,该所依托山亭镇坐拥依山面海、与湄洲妈祖祖庙遥相呼应的灵气,以服务群众为中心,突出辖区特色,打造了亮点突出、独具风格的“平安旅游”和“平安渔业”警务,真诚服务如涓涓细流,滋润着百姓的心田,该所也连续多年获评“全国爱民固边先进集体”和“一级公安派出所”等,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
人气:“旅游警务”服务百万游客
11月2日,参加首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的70岁台胞信众王黄娥,在出舱上岸时头部碰到隔板,当即血流满面不省人事。执勤民警梁常春立即通过对讲机联系巡逻警车,同时给老人简单包扎,背起一路往候船大厅奔跑,10米、50米、200米hellip;hellip;背在肩头的是年迈虔诚的台胞信众,踩在脚下的是心灵契合的救助通道。手术后的王黄娥目睹小梁衬衫上的斑斑血迹,禁不住热泪盈眶。
这是湄洲边防派出所“旅游警务”服务游客的一幕。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特别是旅游经济实施以来,该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和治安防控模式的新思路,把握科学发展的脉搏,找准服务旅游经济的切入点,进一步拓展思路,逐步建立起现代“旅游警务”新机制,在打击、防范、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上进行科学定位,以一流的服务质量、超前的服务理念,强势打造旅游经济发展软环境,全力营造“人人保平安,个个谋发展”的浓厚氛围,积极有效应对旅游格局下复杂治安形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了社会秩序稳定与旅游产业和谐发展,提升了旅游保障和服务水平。
在首届世界妈祖文化旅游论坛期间,面对短时间内规格高、人流大的特点,该所及时调整警力,加大对码头、景点治安巡逻力度。针对复杂的安保环境,该所及时调整20多名警力充实到一线,全力做好旅游节期间的现场警戒、巡逻和机动备勤等安保工作。还公布24小时的“旅游警务”服务热线,印制了包括安全提示、旅游常识、线路推荐等内容的“便民服务卡”,向各景区游客发放,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
2年来,该所依托湄洲镇凝聚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莆田滨海新城的人气,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期间共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快速调解矛盾纠纷18起,做好事8起,及时破获涉游案件12起,为游客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得到了游客的好评。
财气:“亲清警企”守护重点项目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找到了偷东西的人,这个铜部件虽然不值钱,但是很关键,没有了它工程就开不了工了。”东埔镇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罗屿项目部负责人林先生高兴的向民警说道。9月3日,接警后东吴边防派出所及时进行走访摸排,调取视频监控,8小时内破获了这起盗窃案件,为企业开工赢得了时间。
群众冲击企业大门,燃油罐泄露,码头遭到破坏?性质这么恶劣!原来这是该所联合福建太平洋电力有限公司湄洲湾火电厂开展多元化形式应急处突演练。这是两个单位共建的一个缩影,据悉,双方已建立包括拉动训练、联合演练、业务培训和联动预案、联席会议、安全检查等多项内容的警企共建常态机制,发挥了警企联动联建优势,为创建和谐健康发展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辖区部分企业生产运行出现困难,以工资薪酬纠纷为主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该所开展的“亲清”警企活动,成了边防部门助力企业应对危机的“固定动作”。该所一方面要求边防官兵主动贴靠上前,尽心竭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另一方面要求警企之间建立清白、纯洁、互动的和谐警企关系,共同为驻地经济发展出力。期间该所屯警于工业园区和交通路面,进一步畅通警企无缝衔接的受理机制,让警务服务提前“跑”到求助诉求的前面。针对该所辖区涉爆量大的特点,该所推行了“延时减量”爆破监管模式,严格控制每次爆破所需药量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房屋的影响,延长民警监管工作时间,确保爆破作业安全有序,有效保证辖区的安定稳定。
2年来,该所依托东埔镇汇集周边大型临港工业、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气,与企业联合开展演练30余次,治安培训3批次200余人,每月定期开展联合巡逻,破获涉企案件5起,为企业解难事20余起,该所参与涉爆安全监管800余次,爆破炸药量1500余吨,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警企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周开进)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