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守护平海湾的蔚蓝晴空
【发布日期:2016-11-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素有“南啸归帆”之称的平海镇,位于莆田三大湾之一的平海湾畔,这里有厝有车有渔船,有海有庙有风景。平海镇辖区有20个行政村,海岸线长21公里,驻守在平海湾畔的平海边防派出所,管辖的村居占8个,人口43800多人。
满载而归船有“家”
千里浪花平,港湾美如画。如此美妙的诗句不知出自哪位文人墨客的笔下,却确切的描写出平海湾美丽的意境。生活在美丽的平海湾畔的渔民们,千百年来传承着靠海吃海谋生之计,靠着自己的智慧勤劳致富。于是,渔船成为当地渔民重要的生产运输工具,据统计,全镇共有小型船舶4000多艘。由于船舶数量较多,港口、码头有限,有相当数量的船舶没有位置可以停放,特别在台风来临时,有些船舶无法安全停放,且停靠无序、杂乱,影响一些船舶正常进出港。平海边防派出所顺应平海镇党委政府提出以海洋、旅游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从创新船舶管理入手,联合平海镇党委政府、海洋与渔业局在港口、码头、澳口划分船舶停泊区段,在每一停泊段设立停泊牌作为标志,标明船舶作业类型、责任区民警、报警电话、船舶管理员姓名、联系电话。然后,统一组织将辖区小型船舶按大小、作业类型停靠在指定停泊区段,做到停泊有序、管理有位。如今,每当渔歌唱晚,渔民满载而归的时候,停靠在分属自己固定的泊位上,看着海边一排排整齐的渔船倒映在落日余晖的海面上,让人心旷神怡。
流动教育随船“走”
勤劳的渔船民出海作业时间长,习惯于早出晚归,对媒体宣传接触率低,平时也少了学习各项政策法规、有限了解海上治安形势。面对这种情况,该所官兵充分发挥他们与渔船民关系密切的优势,主动深入渔港、码头,充分利用执勤之际,开办流动课堂,做到教育随船走,将宣教活动延伸到渔船民作业一线。在码头设立咨询服务点,利用渔船返航靠港之际,开展见缝插针式教育,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和挂图、发送“手机普法报”、巡回展出法制图板等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安全常识。在休渔期间,集中开展法律法规教育,通过采取以案说法对渔船民开展集中式普法教育;在春节前后之际,设立码头集中宣教点,讲解越界捕捞、海上治安形势,提醒渔民做好安全防范,倡导渔船民高高兴兴出海,平平安安归来。
巡逻管控保平安
平海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热闹,但近年来前往平海观光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多。为了让游客宜游,辖区渔船民宜安宜居,平海边防派出所加强对辖区巡逻管控力度,边防官兵联合联防队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对案件易发路段、人员密集场所等主要街道进行全方位、高强度、不间断的巡逻。该所要求巡防队员在巡逻途中若发现可疑人员要进行盘查,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进行打击,对困难群众要及时予以帮助,遇有纠纷事件要及时介入化解,将治安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切实发挥“巡逻、宣传、服务、突击”四大职能作用。同时,进一步扩大巡逻防控范围,延伸巡逻防控触角,开展辖区重点部位、人员、物品的清查整治,对辖区港口、码头、养殖区、生产作业点等重点部位彻底清查,切实掌握辖区作业渔船、人员基础信息;全面排查辖区渔船民私藏涉枪涉爆物品、管制刀具情况,收缴流散于社会的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和管制刀具等,督促辖区涉枪涉爆物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刑嫌重点人的动态管控,逐一掌握行踪,逐一落实稳控措施,立足防患未然,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时报记者 林锦堂)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