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解析莆仙方言谜语(四)
【发布日期:2014-05-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1、【谜面】薄“利利依”,“硬延”(冷)铁铁;喀(碰)一各(下),真市市(乱叫的意思)。
【谜底】铜锣。
【解析】
本谜语从所猜事物的形状、特性等诸方面分别描述,最后应用“真市市”乱叫的拟人修辞手法来表现。
事理:铜锣越薄,其振动的幅度越大,其发出的声音越响亮,故用“薄lsquo;利利依rsquo;”和“喀一各,真市市”来描绘其形状和发声。因铜锣材料铜,其物理属性是热的良导体,易于传热,故用“lsquo;硬延rsquo;铁铁”来形容它。
有时,本地人也用这个谜语当作一个俗语来比喻一个性情乖戾的人,形容这个人是个“勿会 摸勿会 lsquo;喀呀rsquo;”的人,稍微动了他一下,他就大喊大叫起来。
2、【谜面】头“敝椰 敝椰”(bie bie平音,扁扁的形状),“耳囝”(耳朵)用索“奎” (拴);“耶”(歪裂)一“比姨”(爿),放厅前。
【谜底】畚箕。
【解析】应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把畚箕比作有头有耳朵的人或动物。
从形状上来看,畚箕的扁扁地像是鲶鱼的头。本地人把畚箕的手端处喻状为“畚箕耳”,两只“畚箕耳”一般都是用绳索绑着。用它来挑土时,把绳索挂在扁担上。用它来捧东西时,就把绳索盘在畚箕身上,两手端在两耳上。
风情:畚箕是农村中一种常用的农具,用久了“畚箕耳”常常会歪裂了一只。爱惜废旧农具的农村里的人,一般不会把它扔掉,而是把这只坏了的畚箕,暂时放在厅前备用。这时,这只歪裂一耳的畚箕的功用虽然不能用于挑土或装捧较重的东西,农村里的人就把它用来装其他较轻的物品,如,小芋头、谷种之类。
3、【谜面】四脚卧“蹲蹲”(音ku ku仄音),吃草厄大水牛。一目(音ma去音)“光芽芽”(光亮亮的意思),“别”(认)路厄“道沃”(准的意思)“野爬”(野猫)。
【谜底】柴灶;手电筒。
【解析】本谜语是用对偶和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两种物具。“四脚”对“一目”;“卧lsquo;蹲蹲rsquo;”对“光芽芽”;“吃草”对“lsquo;别rsquo;路”;“大”对“道沃”;“水牛”对“野爬(野猫)”。
旧时农村煮饭用的都是烧柴草的柴灶,所烧的柴草一般是田里的稻草、麦草或甘蔗禾、甘蔗渣。有时单靠收成的草不够烧,还得在农闲时节上山去割草。由于烧煮的柴火用量太大,所以把柴灶比拟为吃草,夸张说其用草量比水牛吃草的量还大。
往时农村中没有路灯,在漆黑的夜里,走夜路的人一般都使用手电筒照路行走的。因手电筒灯只是亮一灯,就把它比拟为用一只眼在认路。野猫在夜里最能识路的,为形容手电筒的光亮照路清晰,就以野猫识路相比,夸张说是比野猫认得还要准。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